Author: | 廖秀珍 | ISBN: | 3460000000036 |
Publisher: |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December 15, 2009 |
Imprint: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廖秀珍 |
ISBN: | 3460000000036 |
Publisher: | 崧博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
Publication: | December 15, 2009 |
Imprint: | |
Language: | Chinese |
老子說: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道家起源于遠古的隱士傳統,它絕不是社會政治的積極參與者,他們旁觀世局,認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抽象且不帶意識形態的語言,描述天道與人事變化的法則。
但是在社會政治的實際影響下,在迭經春秋、戰國、秦朝、楚漢之爭的戰亂之後,人們終於發現爭強鬥勝的害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重要,於是道家老學原理的政治哲學觀點逐漸被重視。等到西漢強盛,君王開始好大喜功,爭戰的歲月再度啟幕,時代的風氣也再度敗壞,直至魏晉清談之風重起,道家哲學又開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開其風,王弼更以簡潔有力的注經之作,從理論上深入道家之學並予以闡發。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了儒家社會哲學的影響,它認為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間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並且,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它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更加寬容,因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的《道德經》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其論述的形而上學與人生智慧具有深刻的內涵。對於人類而言,應當學習的就是其處世的智慧。當然,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但重點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的開創者。莊子的道家學說不同於老學,他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的創造能力,包括智慧上、認知上、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面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其後,儒家學者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思想並未被官方採納,但仍然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道家的社會哲學強調人的應對智慧,因此滿足了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使得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與儒家同等重要。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源泉。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藝術、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積極進取的,因為它們認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為天道變化,人類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這種智慧是能適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此外,道家哲學對中國社會政治、軍事外交和商業經濟活動,也提供了活絡的空間和啟迪,使得人類的事業與生活、婚姻與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處理都有了更多的內涵和外延,這足以使我們能更輕鬆地發現出入進退之道,領悟在複雜的社會中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
老子說: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是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道家起源于遠古的隱士傳統,它絕不是社會政治的積極參與者,他們旁觀世局,認真思索宇宙的真象,使用抽象且不帶意識形態的語言,描述天道與人事變化的法則。
但是在社會政治的實際影響下,在迭經春秋、戰國、秦朝、楚漢之爭的戰亂之後,人們終於發現爭強鬥勝的害處以及休養生息的重要,於是道家老學原理的政治哲學觀點逐漸被重視。等到西漢強盛,君王開始好大喜功,爭戰的歲月再度啟幕,時代的風氣也再度敗壞,直至魏晉清談之風重起,道家哲學又開始了它的生命力,何晏、王弼首開其風,王弼更以簡潔有力的注經之作,從理論上深入道家之學並予以闡發。
道家哲學首先擺脫了儒家社會哲學的影響,它認為社會只是一方存在的客體,在其間生存的人們應有其獨立自存的自由性,而不受任何意識形態的束縛。並且,道家哲學並不否定儒家的社會理想,它對於社會責任的態度更加寬容,因而能有更尊重人類自主性的態度與存在定位。
道家的理論奠定於老子,老子的《道德經》上下五千言,字字珠璣,其論述的形而上學與人生智慧具有深刻的內涵。對於人類而言,應當學習的就是其處世的智慧。當然,老子也提出了眾多的政治、社會與人生哲學觀點,但重點都在保身而不在文明的開創。
莊子是繼老子之後道家理論最重要的開創者。莊子的道家學說不同於老學,他更詳盡地處理了人與自然的關係以及人的創造能力,包括智慧上、認知上、身體能量上等等。莊子同樣站在天道自然的命題基礎上,提出了從人的自我修養到面對整個社會國家的處世之道。
西漢初年,漢文帝、漢景帝以道家思想治國,使人民從秦朝苛政中得以休養生息。其後,儒家學者學者董仲舒向漢武帝提倡“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並被後世帝王採納。道家從此成為非主流思想。
雖然道家思想並未被官方採納,但仍然在中國古代思想的發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道家的社會哲學強調人的應對智慧,因此滿足了人們休養生息的需求,使得千百年來中國士大夫失意于儒家本位的官場文化之後,也能有一廣大的心性世界以順遂人生。
道家重視人性的自由與解放。一方面是人的知識能力的解放,另一方面是人的生活心境的解放。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認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統治宇宙中一切運動的法則。
道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與儒家同等重要。道家在理論能力上的深厚度與辯證性,為中國哲學思想中所有其它傳統提供了創造力的源泉。至於道家文化在中國藝術、繪畫、文學、雕刻等各方面的影響,則是佔據絕對性的優勢主導地位。
道家的社會哲學不是積極進取的,因為它們認為社會只是天道的過程,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道家認為儒家的社會理想是合理的,但不是絕對的。因為天道變化,人類本身無所謂絕對的是非善惡,因而道家強調得更多的是在社會中生存的智慧原理,這種智慧是能適應在任何歷史情境的社會之中都行之有效的生存之道。
此外,道家哲學對中國社會政治、軍事外交和商業經濟活動,也提供了活絡的空間和啟迪,使得人類的事業與生活、婚姻與家庭,以及人際關係處理都有了更多的內涵和外延,這足以使我們能更輕鬆地發現出入進退之道,領悟在複雜的社會中安身立命的處世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