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一個職場倖存者的48個反向思考

Business & Finance, Career Planning & Job Hunting, Careers
Cover of the book 上班,辭職,還是撐下去? by 劉揚銘,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劉揚銘 ISBN: 3030000000382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une 24, 2016
Imprint: 時報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劉揚銘
ISBN: 3030000000382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une 24, 2016
Imprint: 時報出版
Language: Chinese

為何工作讓你如此無力?

請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道路,尋找真實的自己,

思考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

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

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

如果時間重來一次,你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

★受夠商管雜誌教的成功方法,48個出人意表、打破框架的思考,獻給曾在工作中迷惘的你。

★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解除自我定位的危機。

★老闆最害怕員工看到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由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索工作與職涯,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找尋工作的意義

賺錢重要還是夢想重要?為什麼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熱情消磨殆盡怎麼辦?工作與生活有可能平衡嗎?想離職又不知道要換什麼工作?

──****改寫成功與失敗

三十歲真的要做到那些事嗎?勝利組與魯蛇的區分有意義嗎?想當第一名還是學著做自己?不出國就是沒踏出舒適圈嗎?

──****用創意思考職場

上班偷懶有助工作效率?無聊放空反而更有點子?面試問題為何總是無趣?苦幹實幹的人拿不到高薪?補滿缺額肯定有人離職?

大人學/張國洋、姚詩豪、《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每天來點負能量/鍵人

下班必讀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特色※※

★身為普通工作者的你還想著讓工作和生活分開嗎?算了吧,生活即是工作,你最常遇到的可能是遇缺不補、超時工作,就算沒傷肝也很傷心!

★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作者提出對「工作」和「成功」的另類思考。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需要放下一切。不是人人都具有冒險家精神,作者也是,他所提出的想法,是他在經歷工作的「折磨」後,慢慢思考工作的意義:做喜愛的事就能讓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

※※※作者簡介※※※

劉揚銘

大學念經濟,曾在商管雜誌當編輯,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更常思考工作與職涯的意義。試著以邊緣人的角度觀察職場,提出另類觀點。一隻眼睛看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另一隻眼睛看制服美少女。現為udn鳴人堂、Yahoo專欄作者,努力寫文字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

著作:《高校制服戀物論》

部落格:宅宅的一萬個為什麼

※※※內文摘錄※※※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反省與觀察

首先,感謝你翻開這本書。

無論你是怎麼與這本書相遇的,相信你一定對自己的工作有過困惑與迷惘、有所思考,才會拿起這本書翻閱。而我也和你一樣,因為在工作中掙扎過、折磨過,才開始一連串的思考與寫作。

這是一本想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如果以上的內容統稱為「工作哲學」太冒犯的話,或許可以說這本書是討論不同的「工作觀點」。

和一般的「職場書」不同,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教你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得到更好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而是想和你一起討論我們工作是為了什麼(在開始競爭之前,先想清楚為什麼要競爭),實現夢想重要還是賺錢重要(兩者是衝突的嗎)之類的議題。

這本書也和所謂的「工作術」不同,不著重在工作效率、人際溝通或職場祕技,卻有點唱反調的去質疑某些職場常識,例如:我們總認為工作效率愈高愈好,但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下,效率愈高反而會讓你愈沒時間做事?大家都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實際上很可能「你有勇氣又有空去做」反而比「準備好了」更重要……等等。

此外,這本書也不是成功者寫給尚未成功者看的「成功學」,而只是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考與探索工作和職涯這件事時,找尋出的問題與答案。書裡的內容不可能正確無誤,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但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以「職場倖存者」自稱,是因為我曾經放棄工作(或說被工作放棄)一段時間,後來才重拾它的樂趣。我過去在商管類雜誌的編輯部工作,一做就是七年,從記者、文稿編輯成為主編。日復一日的工作最後讓我身體不堪負荷,心理也留下陰影,不得不選擇離職,用一段放鬆與放縱的日子讓身心回復健康狀態。

在那一年的空白裡,我開始思考,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我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我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如果時間重來一次,我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不致於被它放棄?

在職時,超時工作的傷害,與完成好作品的成就感糾結在一起;離職後,開啟了我對工作意義、工作方式的一番追尋與提問。後來因緣際會成為「udn鳴人堂」與「Yahoo新聞專欄」的作者,過去的經歷成為我寫作的養分,在兩年多之後匯集成這本書。

進入職場十年,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我寫身在組織內的反省與觀察,也寫身處組織外的探索與收穫。這段過程中發現,台灣職場對於「成功」的定義已經和以前不同了。

過去我們總認為「金錢、職稱」才是成就的象徵,但在年輕一代的心目中,已經不再渴望成為郭台銘那樣的大老闆(這當然和台灣青年低薪、高失業的現狀有關);上一輩總認為求職最重要是「穩定、輕鬆」,到大企業領固定的薪水很令父母放心,但在年輕人心裡,只有輕鬆穩定的工作也不夠吸引人。愈來愈多人渴望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但台灣的職場文化似乎沒跟上這個趨勢,在談成功學、競爭力、一心想贏過別人的同時,卻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把找工作當成薪水與職位的競爭,而不是面對內心的自我實現,等到事過境遷年華老去,才反問自己為什麼工作不快樂?

鼓勵你「趕快成為人生勝利組」,「學會用大老闆的角度思考」的文章有許多,因此我不再重複,書裡更想討論的是,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當然,我的能力、經歷與文章力無法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但希望引起更多人一起思考。

這本書分三個單元:「找尋工作的意義」、「改寫成功與失敗」、「用創意思考職場」。希望我們都能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我們在工作中都難免掙扎與困惑,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才能活得長久;對所做的事有愛,才是難以取代的差異化價值與武器。

希望有一天,我們談到工作,是為了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能實現,並賺到合理的報酬。而不是逢年過節時親戚口中的炫耀與比較、同學會時勝利組與魯蛇的分別、媒體裡贏者圈成員對不知上進者的警告。

這是一本工作者寫給工作者看的書,我並不會(也沒辦法)站在比讀者還高的位置,教導什麼成功經驗,反而比較像是一個和你一樣迷惘與困惑的人,整理出某些想法和你討論。也許能讓你多一些「啊,有人是用這種角度看工作的呀!」「這件事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如果這樣做,會不會讓工作快樂一點?」的收穫,但也許你會覺得書中的論點很荒謬,不過,如果能為工作這件事帶來不同的價值觀衝擊,應該是好事吧!

書裡提到的每件事,都是一個正在職場奮鬥的工作者反省、觀察、整理出來的。我也以職涯與生命作賭注,努力實踐自己說的話,試著在工作中存活下來,或許你可以信任這點。但不可避免的,內容一定會有個人經驗的偏見、背景條件的限制,不是能照表操課的通則。

面對未來,我們都要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法則,尋找真實的自己,思考每個人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當愈來愈多人成為工作哲學家,職場一定會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樂趣吧!

「成功者故事」不會讓你更成功

「成功者故事」是商業知識的一大主流,就算你不看商業書或財經雜誌,光是每天滑臉書,都可以看到許多成功故事,比如臉書創辦人的會議心法、賈伯斯的用人原則、某家公司連續十年成長的祕訣、某總經理反敗為勝的三個關鍵……

看著這些成功原則,我們總想好好效法──要當晨型人、工作要有紀律、使用長皮夾、想得不一樣,還有好多好多,因為俗話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我們得按照一種有效率的成功方式,在機會來臨前準備好自己,期待有一天像他們一樣成功。

但是好奇怪,成功的習慣那麼多,為什麼成功者還是那麼少?

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的歸納

我們始終相信,世間有一套「正確」的行事方式,只要把這套方法做好,就會得到成功的結果。至於失敗的原因,若不是我們對這套方式的認識不夠完全,就是執行力不如人。所謂「追求卓越」、「最佳實務」、「競爭力」大體都不脫這個概念,所以我們需要閱讀成功故事,讓自己複製別人的經驗。

或許在泡咖啡、做料理、手工藝的範圍裡,的確有成功的SOP,但在人生、商場或球場裡,會有保證成功的「正確」策略嗎?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大有問題,因為根本沒人能在事前知道自己準備好了沒。(能知道的話,還會有人失敗嗎?)每個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成功者的事後回溯可以有條有理、邏輯分明,但在事情還沒發生的當下,誰會知道這樣就能成功、那樣就會失敗」**呢?**即使已被證明成功的策略,也許還包含了當事人不知道的複雜因素,也許其中運氣成分超過人為控制,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成功者真能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更何況是透過撰寫故事的紙跟筆?

許多偉大的商業策略並不是「事前精密計畫、事後精準執行」的產物,而是「先做再說、隨機修改」的結果,就像重大科學發現或劃時代的藝術品一般,是獨特而無法複製,甚至無法用歸納、類推和理論來解釋的東西。照抄這些「成功方法」並不會得到類似的成果,甚至可能和它的結果天差地遠。

只想模仿的人,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偉大的企業家總相信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的本質就是和別人不同。當然並不是和別人不同就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你只想拚執行力、目標放在「比對手做得更好」,結果只會和對手愈來愈像。

商業世界好像一群斑馬,不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就不舒服,當其中一隻開始往某個方向跑,整群都會跟著跑。比如上班開會,老闆會要你「看看國外有沒有成功案例,拿來改一下」或是「競爭對手這樣做,但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來跟他搶市場」,我們情願跟著產業的最佳實務跑,也不要自己摸索出獨特的成功道路。

當競爭者慢慢匯流到同一條路上,你學我我學你,大家都差不到哪去,之後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冒出來,敢於破除競爭慣例和消費心態的常規,就像一隻離群的斑馬往不同方向跑去,一旦他成為那個「成功案例」,所謂的「最佳實務」就開始換人,眾人學習的方向出現大調整,然後繼續下一個模仿的循環。

勇敢嘗試錯誤,比遵循成功法則更重要

競爭的本質是殘酷的,贏家少、輸家多是常態,無論生物演化或商業戰場,成功的永遠只有少數(否則也不叫成功了)。但如果成功故事沒有用,為何我們還是很喜歡聽成功者的名言呢?或許只是我們想證明自己能力還不夠、還沒「準備」好,就是因為自己想不到成功者說的那些法則與公式,所以現在還很失敗,給自己找藉口吧!

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既然遵循任何成功格言都不保證成功,那麼學習面對失敗、找出新方向反而更重要。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提出的「反證法」就是最好的解答:我們無法證明什麼是對的,但能證明什麼是錯的,只能不停試誤來趨近正確。成功無法複製(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人是怎麼成功的),但失敗卻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勇敢嘗試錯誤,會比努力效法成功故事、學習成功法則更有力量。模仿或許是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我們每天上班並不是為了複製別人的典範,而是要能走出獨特性,當我們愈想「第一次就做對」,不願意「第一次就做錯」,就永遠學不到新事物、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所以說,忘掉成功者和成功格言吧!有勇氣去嘗試不同的路,失敗時還能笑得出來,就是讓自己更堅強的方法。

算了吧!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

台灣人熱愛工作是出了名的。如果你不相信,請走進便利商店翻開商業雜誌,看裡面怎麼描寫成功人士。不論他們的豐功偉業是哪種類型,其中必有一點是你我所不及:他們熱愛工作(或者說,工作狂),每天上班十幾小時乃家常便飯,別人在休息他們在努力,所以成功。

如果你身為求職者,膽敢在面試時說自己很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接下來有八成機率會被說是現在年輕人太沒競爭力,已經不願意打拚。

傳統觀點:工作高於生活,工作狂得稱頌

我們現在喜歡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過這句話也有盲點:如果社會上大家工作與生活都很平衡,那根本沒人會強調這件事(一件自然又普遍的事,怎會需要強調呢)。正是因為你我的工作與生活太不平衡,而且是極度偏往工作那邊,所以才有人說出需要平衡的訴求。

承認吧!在台灣的我們,當口中說出「工作」與「生活」兩個詞的時候,工作的地位遠遠高於生活。

對於公司裡最早來、最晚走的同事,我們給他尊敬。一個終日待在急診室待命的醫生,我們覺得他更可靠。一個為了服務客戶,24小時on call的業務員,我們覺得他比別人有競爭力。但如果有個同事幫你介紹新朋友,描述說他這個人很懂過生活,喜歡品酒或郊遊,我們心裡大概都會認為,嗯,你應該家裡不愁吃穿,所以有空玩這些五四三……

我們好尊敬「工作狂」,內心深處卻多少有點輕視「生活家」,所以,高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內心先天就認為「工作理應高於生活」。既然如此,不如換個方式想,到底什麼才是工作,什麼才是生活呢?把定義轉換一下,有助於我們脫離這個漩渦。

過去我們認為,跟賺錢有關的才是工作,其他算是生活。但現在我們可以這樣想: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一種工作,把身體健康顧好也是一種工作,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一種工作,戀愛或是和朋友聚會的時間,都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必須的工作

把生活分成幾種工作,調配比例去做

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說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我看來是個誤導人的講法,因為這個說法暗示工作和生活是兩件不同的事。生活的絕大部分就是工作,……關鍵在於『工作的平衡』。」

韓第把自己的工作分為四種:

**1.****賺錢的工作:**只是用來維持生計、純粹為了收入而做(常常一點也不有趣)。

**2.****家庭工作:**洗衣、燒飯、教育小孩、打掃、陪伴父母等等。

**3.****奉獻性工作:**回饋社區、當義工,成為一個對社群有貢獻的人。

**4.****終身學習工作:**讀書、寫書、研究有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持續成長。

這四種工作要維持均衡(每個人的比例不同,有些人希望多賺點錢,有些人可以少賺錢、但多和家人相處),所以,其實沒有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問題,只有工作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因為不同類型的工作混和在一塊,做起來就愉快了。

請記住,「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把人生必須完成的事情都當成某個種類的工作,給予一視同仁的重視,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晚上,總是感慨於自己始終在做別人給定的事情,除了賺錢到底還剩下什麼?

人生過得好不好,只看怎麼規畫自己的各種工作。你可以選擇賺多點錢或賺少點錢;選擇多追一些夢想或少追一些夢想,工作並不是沒有彈性、被綁死的宿命。人生很長,我們隨時都能選擇應該完成的部分工作。

魯蛇vs.勝利組的「同學會焦慮症」

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追求自己對成功的定義,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對失敗經驗更溫柔,別拿自己跟其他人比。

承認吧!畢業愈久,我們對「同學會」這三個字就愈敏感、愈糾結。在各努力自打拚事業、娶妻生子後根本無暇休閒的年代,能和老同學一聚,當然是值得期待,不過,只要再想到同學會要穿什麼去、要跟大家聊哪些話題,就不免一陣心臟緊縮──

「那個誰好像年薪早就破百萬,開名車,我穿個T恤牛仔褲會不會很奇怪?」

「如果被問到『最近在幹嘛?』要怎麼說啊,大家應該沒聽過我的公司吧。」

「我到現在都還沒交女朋友,人家都結婚生子了啊!」

「好多人都買房子了,就我還在家裡跟爸媽住……」

「交換名片的時候,我的職稱會不會很遜?」

同學會基本上是一種「和跟我差不多背景的人相比,我日子有沒有過得很好」的參照比較大會。表面上跟大夥打屁聊天,重溫同學友誼,不過心裡差不多是在糾結這些問題。一場同學會開完,可能會有某些人贏得優越感,某些人在某些地方感到失落,眼看同學年薪高、女友正,就連開的車也很炫,自己都這把年紀了,到底在幹嘛……

努力是否就能成功?

報紙雜誌、臉書網路常常提醒我們,要成為「人生勝利組」、打進「贏者圈」。我們對什麼叫成功人士有很具體的形象:賺很多錢、在專業上有成就、有被人尊敬的職位……等等,而在這個平等的現代社會,沒有天生高人一等的貴族、也沒有天生低等的賤民,我們可以相信流汗會有收穫,努力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勝利組。

「人人都有機會成功」的確是現代社會最迷人的發明,但也正是如此,我們很習慣用成功的金字塔來衡量每個人的價值,如果厲害的人會往上爬、爛人會往下滑,那麼成功的人就值得我們尊敬,而魯蛇是因為他們活該。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

這種感覺甚至內化到行動裡了,比如當我面對一個西裝筆挺、職稱是「○○企業總經理」的人,就連說話語氣都會當場矮人一截、客氣的要命;可是五分鐘後當我面對另一個失業者,卻可以理所當然地告誡他應有的工作態度、職場倫理。

這種想法最可怕的地方是,如果跟別人相比,我自己也是魯蛇一枚,那麼「全都是因為我很差勁」的焦慮就揮之不去。而同學會,正是印證自己是魯蛇的好去處。

對失敗保留一點寬容

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

**■對成功更自主:**用google圖片搜尋「成功人士」,得到的結果真是妙不可言,好像成功就只有那一種形象而已。但社會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走一樣的路。參加同學會前花五分鐘想想,自己覺得的「成功」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己定義的成功,而不是跟別人比較之下的成功。

**■對過程更重視:**愛我們的老爸老媽常說,只要有努力、盡全力,做出和以前不同的改變就是一種成功;但你的老闆和商業書會告訴你,說「我盡力了」只是一沱狗屎,因為我們「只問結果、不要藉口!」愈是看重最後成果,就愈無法容忍努力卻徒勞無功的事情發生,也更容易傾向投機取巧,或是怨天尤人。

至少偶爾把重點放在過程吧,和課本不一樣,人生大部分的狀況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能自己判斷,自己決定,然後堅持決定,等待不一定會立刻發生的好結果。

**■對失敗更溫柔:**在「成功金字塔」的階級觀裡,我們常常忘記還有機運這回事。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不需要「天」了,不成事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去「謀」,跟天無關。西方中古世界看到窮人,人們會說他很不幸(unfortunate),因為幸運和財富沒有眷顧他;現在我們看到一個窮人,卻會覺得是因為他不努力,所以不需要同情。愈是競爭的社會自殺率就愈高,大概是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同情魯蛇般的自己。

不過嘛,我們常常是在「行動、實驗、質疑、再行動」的過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你的人生過得一帆風順,很可能是人生實驗還推得不,如果有勇氣失敗,或許還有別種生活會屬於你。所以說,當我們看著失敗的人們(或失敗的自己)也許應該當成那是勇氣的表現,而不是懶惰的象徵。

對於開啟人類的比較心、嫉妒心的功能來說,同學會的確是偉大的發明。普通人不會拿自己和連勝文來比,因為誰都沒有含著那樣的金湯匙出生,但同班同學──這群和我們有最類似生活背景的人,剛好是人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最佳來源。話說回來,同學間的成就競賽,和用考試分數高低來評斷人性是差不多的道理,而雖然我們都最討厭媽媽拿自己跟別的小孩比,但是長大變老以後,我們好像更愛拿自己跟別人比。

熱情消磨殆盡?參考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

還在上班的時候我一直有個困擾,每天常常不知做了什麼時間就過了,明明工作也不是不認真,一進公司就忙著處理老闆的吩咐、客戶的需求,中途接個電話,同事有突發狀況過去幫個小忙,等到放鬆心情上個網,赫然發現已經下午四點!唉,看來自己的事情又要等到加班時間沒人吵,才能好好做完了。

就這樣每天每天忙著被交代的事,自己想做的東西和對工作的雄心壯志,根本沒時間完成,熱情漸漸被消磨殆盡……

上班都在完成別人的要求?

當時有個前輩告訴我,年輕時他是怎麼「征服」這些工作的:「如果你覺得上班就像有個巨輪在後面追,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得比它更快。」

前輩用「滾動式管理」來形容他的方法,告訴我永遠不要只想當下的事情(否則永遠都在救火),要多想後面好幾步棋,有時甚至想得比老闆更遠。舉例來說,當月業績當然不是當月才苦惱,你一月就要盤算六月的客戶,二月就要撥時間處理七月會有的案子,提前把老闆可能會交代的任務打點好,等老闆開口,你早就準備好怎麼做完了。

這位前輩上班時永遠走在巨輪前面,輕鬆處理工作之外,還有餘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反正老闆的要求他都做完了,當然可以提出有自己創意的工作,讓上班變得不無聊。

但不知是資質太駑頓,還是難以被工作的框架馴化,我曾試圖用前輩的方法來征服工作,最後卻被工作征服(差點像那首歌唱的一樣「切斷了所有退路~」)。隨著職位爬升,我要處理的任務愈來愈雜,要顧及的同事愈來愈多,要支援的範圍也愈來愈大,我永遠追不上那個巨輪,無法在優先順序中把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提前,而是不斷有組織的需求壓在前面。

就像拼錯的拼圖一樣,我好像無法嵌合到工作需求裡,上班愈來愈像為人作嫁,陷入了更廣大的迷茫。最後我離開了工作,去當一個自由接案的獨立工作者。

跑在「上班的巨輪」之前,才有餘裕改造它

那時我開始想,為什麼每個工作都是「因事設人」,而不能「因人設事」呢?我們都是因應職務的要求,而去做那份工作的,業務、行政、研發、技術員……每個人上班都要去完成一份給定的需求,把自己套進那個職位的形狀,所以叫「因事設人」。

然而身為工作者,我理想中的型態卻是「因人設事」,不是因應職位的需求,而是讓職務因應我的專長與弱點,讓我可以發揮強項幫助別人,也能找人來互補我的缺點,當我有放開手腳去事的機會,才能把我的工作性能發揮到極致啊!

想想看,如果有個公司不是找人來應徵業務員、技術工、形成總機、研發助理;而是集合一群人,因應每個人的專長去產生某項工作、某個職位,上班肯定不會那麼消磨人心吧!可是實際上,除了某些集體協作(例如維基百科)案例之外,一般公司組織不可能如此運作。

加入公司,一方面被職務的框架限制,但另一方面也享受公司提供的資源,能完成個人做不到的事,比如資金規模更大的案子、客戶範圍更廣的服務等等,是一種等價交換。要在組織裡待得久,最好是能夠調和個人目標和公司目標,如果兩者一致,就不會有什麼「無法嵌入」的問題。

就像那位前輩,最後爬到公司高層當上老闆,開始有時間、有權力把工作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免除「上班無法自我實現」的困擾,征服了工作。

創造自己的工作之輪,推它往前跑

而我選擇另一條征服工作的途徑:離開組織給的職位,創造自己的工作。由於我是nobody,不可能有組織「人因設事」給我自由做事的空間,如果想讓工作配合我,就不能往組織裡鑽,最好是提出自己能做的事,設法說服別人埋單讓我做,而我也能結合工作與自我實現。

身為一個獨立工作者,我必須清楚自己的專長與能耐(我能做什麼),設法了解他人的需求(別人要什麼),也得想辦法匯集資源、和不同的人溝通合作(如何才能做到),一面接案養活自己,也向別人提案。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成功,但目前正靠這樣的能力存活中。

前輩和我都是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只是兩人做法不同。他加速跑在「上班巨輪」之前,融入公司職位,還把職位改造成想要的模樣;而我則是被上班的巨輪輾過後,想辦法打造自己的工作之輪(雖然還很小),在後面推它前進,設法讓它愈滾愈大。

現代社會,只把工作當賺錢的人愈來愈少,能在工作裡得到自我實現不是更好嗎?這裡整理了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不過肯定還有第三種以上,等你去發現。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為何工作讓你如此無力?

請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道路,尋找真實的自己,

思考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

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

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

如果時間重來一次,你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

★受夠商管雜誌教的成功方法,48個出人意表、打破框架的思考,獻給曾在工作中迷惘的你。

★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解除自我定位的危機。

★老闆最害怕員工看到的一本書

這是一本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由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索工作與職涯,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找尋工作的意義

賺錢重要還是夢想重要?為什麼年輕人找不到好工作?熱情消磨殆盡怎麼辦?工作與生活有可能平衡嗎?想離職又不知道要換什麼工作?

──****改寫成功與失敗

三十歲真的要做到那些事嗎?勝利組與魯蛇的區分有意義嗎?想當第一名還是學著做自己?不出國就是沒踏出舒適圈嗎?

──****用創意思考職場

上班偷懶有助工作效率?無聊放空反而更有點子?面試問題為何總是無趣?苦幹實幹的人拿不到高薪?補滿缺額肯定有人離職?

大人學/張國洋、姚詩豪、《經理人月刊》總編輯/齊立文、每天來點負能量/鍵人

下班必讀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列)

※※本書特色※※

★身為普通工作者的你還想著讓工作和生活分開嗎?算了吧,生活即是工作,你最常遇到的可能是遇缺不補、超時工作,就算沒傷肝也很傷心!

★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作者提出對「工作」和「成功」的另類思考。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找回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需要放下一切。不是人人都具有冒險家精神,作者也是,他所提出的想法,是他在經歷工作的「折磨」後,慢慢思考工作的意義:做喜愛的事就能讓生活帶來巨大的改變。

★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

※※※作者簡介※※※

劉揚銘

大學念經濟,曾在商管雜誌當編輯,離職成為獨立工作者後,更常思考工作與職涯的意義。試著以邊緣人的角度觀察職場,提出另類觀點。一隻眼睛看經濟學、管理學、社會學,另一隻眼睛看制服美少女。現為udn鳴人堂、Yahoo專欄作者,努力寫文字在這個世界生存下來。

著作:《高校制服戀物論》

部落格:宅宅的一萬個為什麼

※※※內文摘錄※※※

前言:一個職場倖存者的反省與觀察

首先,感謝你翻開這本書。

無論你是怎麼與這本書相遇的,相信你一定對自己的工作有過困惑與迷惘、有所思考,才會拿起這本書翻閱。而我也和你一樣,因為在工作中掙扎過、折磨過,才開始一連串的思考與寫作。

這是一本想探討工作的意義,工作與生活,工作與生涯,工作的方式,以及工作者如何面對工作這件事的書,如果以上的內容統稱為「工作哲學」太冒犯的話,或許可以說這本書是討論不同的「工作觀點」。

和一般的「職場書」不同,這本書的重點不是教你怎麼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得到更好的薪水和更高的職位,而是想和你一起討論我們工作是為了什麼(在開始競爭之前,先想清楚為什麼要競爭),實現夢想重要還是賺錢重要(兩者是衝突的嗎)之類的議題。

這本書也和所謂的「工作術」不同,不著重在工作效率、人際溝通或職場祕技,卻有點唱反調的去質疑某些職場常識,例如:我們總認為工作效率愈高愈好,但在台灣的職場文化下,效率愈高反而會讓你愈沒時間做事?大家都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但實際上很可能「你有勇氣又有空去做」反而比「準備好了」更重要……等等。

此外,這本書也不是成功者寫給尚未成功者看的「成功學」,而只是一個在職場中迷失過、受傷過、放棄過、悔恨過、好不容易倖存下來的工作者,重新思考與探索工作和職涯這件事時,找尋出的問題與答案。書裡的內容不可能正確無誤,也不可能適用於所有人,但試著從另類角度觀察職場,去探索那些主流成功學以外的生存之道。

以「職場倖存者」自稱,是因為我曾經放棄工作(或說被工作放棄)一段時間,後來才重拾它的樂趣。我過去在商管類雜誌的編輯部工作,一做就是七年,從記者、文稿編輯成為主編。日復一日的工作最後讓我身體不堪負荷,心理也留下陰影,不得不選擇離職,用一段放鬆與放縱的日子讓身心回復健康狀態。

在那一年的空白裡,我開始思考,為何自己會被工作折磨到這個地步,到底是工作的錯還是我自己的錯(或者兩者都有)?我為何甘願為了工作放棄生活品質,還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偉大?如果時間重來一次,我能否讓自己在工作時更快樂,不致於被它放棄?

在職時,超時工作的傷害,與完成好作品的成就感糾結在一起;離職後,開啟了我對工作意義、工作方式的一番追尋與提問。後來因緣際會成為「udn鳴人堂」與「Yahoo新聞專欄」的作者,過去的經歷成為我寫作的養分,在兩年多之後匯集成這本書。

進入職場十年,身為一個和工作對話的工作者,我寫身在組織內的反省與觀察,也寫身處組織外的探索與收穫。這段過程中發現,台灣職場對於「成功」的定義已經和以前不同了。

過去我們總認為「金錢、職稱」才是成就的象徵,但在年輕一代的心目中,已經不再渴望成為郭台銘那樣的大老闆(這當然和台灣青年低薪、高失業的現狀有關);上一輩總認為求職最重要是「穩定、輕鬆」,到大企業領固定的薪水很令父母放心,但在年輕人心裡,只有輕鬆穩定的工作也不夠吸引人。愈來愈多人渴望做自己擅長且喜歡的事情,可以發揮能力,並且過想過的生活,相對於金錢與職位,熱情與意義可能更有魅力

但台灣的職場文化似乎沒跟上這個趨勢,在談成功學、競爭力、一心想贏過別人的同時,卻連自己想要什麼都不知道。把找工作當成薪水與職位的競爭,而不是面對內心的自我實現,等到事過境遷年華老去,才反問自己為什麼工作不快樂?

鼓勵你「趕快成為人生勝利組」,「學會用大老闆的角度思考」的文章有許多,因此我不再重複,書裡更想討論的是,一個普通工作者要如何在工作中實現自我,找到人生的意義。當然,我的能力、經歷與文章力無法徹底解決這些問題,但希望引起更多人一起思考。

這本書分三個單元:「找尋工作的意義」、「改寫成功與失敗」、「用創意思考職場」。希望我們都能勇敢質疑主流價值裡對「職場成功」的舊定義,勇敢去做自己喜歡的事;不要因為那件事「成功」而去做,要因為你真心喜歡而做。盡量想辦法「做有熱情的事並且賺到錢」,而不要本末倒置的認為「先賺錢再去做想做的事」。我們在工作中都難免掙扎與困惑,做自己真心喜歡的事,才能活得長久;對所做的事有愛,才是難以取代的差異化價值與武器。

希望有一天,我們談到工作,是為了讓每個有夢想的人都能實現,並賺到合理的報酬。而不是逢年過節時親戚口中的炫耀與比較、同學會時勝利組與魯蛇的分別、媒體裡贏者圈成員對不知上進者的警告。

這是一本工作者寫給工作者看的書,我並不會(也沒辦法)站在比讀者還高的位置,教導什麼成功經驗,反而比較像是一個和你一樣迷惘與困惑的人,整理出某些想法和你討論。也許能讓你多一些「啊,有人是用這種角度看工作的呀!」「這件事原來還有這種想法!」「如果這樣做,會不會讓工作快樂一點?」的收穫,但也許你會覺得書中的論點很荒謬,不過,如果能為工作這件事帶來不同的價值觀衝擊,應該是好事吧!

書裡提到的每件事,都是一個正在職場奮鬥的工作者反省、觀察、整理出來的。我也以職涯與生命作賭注,努力實踐自己說的話,試著在工作中存活下來,或許你可以信任這點。但不可避免的,內容一定會有個人經驗的偏見、背景條件的限制,不是能照表操課的通則。

面對未來,我們都要脫離一成不變的成功法則,尋找真實的自己,思考每個人專屬的工作與生存之道。當愈來愈多人成為工作哲學家,職場一定會變得更有意義,也更有樂趣吧!

「成功者故事」不會讓你更成功

「成功者故事」是商業知識的一大主流,就算你不看商業書或財經雜誌,光是每天滑臉書,都可以看到許多成功故事,比如臉書創辦人的會議心法、賈伯斯的用人原則、某家公司連續十年成長的祕訣、某總經理反敗為勝的三個關鍵……

看著這些成功原則,我們總想好好效法──要當晨型人、工作要有紀律、使用長皮夾、想得不一樣,還有好多好多,因為俗話說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我們得按照一種有效率的成功方式,在機會來臨前準備好自己,期待有一天像他們一樣成功。

但是好奇怪,成功的習慣那麼多,為什麼成功者還是那麼少?

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的歸納

我們始終相信,世間有一套「正確」的行事方式,只要把這套方法做好,就會得到成功的結果。至於失敗的原因,若不是我們對這套方式的認識不夠完全,就是執行力不如人。所謂「追求卓越」、「最佳實務」、「競爭力」大體都不脫這個概念,所以我們需要閱讀成功故事,讓自己複製別人的經驗。

或許在泡咖啡、做料理、手工藝的範圍裡,的確有成功的SOP,但在人生、商場或球場裡,會有保證成功的「正確」策略嗎?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這句話大有問題,因為根本沒人能在事前知道自己準備好了沒。(能知道的話,還會有人失敗嗎?)每個成功故事都是後見之明,成功者的事後回溯可以有條有理、邏輯分明,但在事情還沒發生的當下,誰會知道這樣就能成功、那樣就會失敗」**呢?**即使已被證明成功的策略,也許還包含了當事人不知道的複雜因素,也許其中運氣成分超過人為控制,我們甚至無法確定成功者真能知道自己是怎麼成功的,更何況是透過撰寫故事的紙跟筆?

許多偉大的商業策略並不是「事前精密計畫、事後精準執行」的產物,而是「先做再說、隨機修改」的結果,就像重大科學發現或劃時代的藝術品一般,是獨特而無法複製,甚至無法用歸納、類推和理論來解釋的東西。照抄這些「成功方法」並不會得到類似的成果,甚至可能和它的結果天差地遠。

只想模仿的人,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偉大的企業家總相信自己是對的、別人是錯的,企業家精神(entrepreneur)的本質就是和別人不同。當然並不是和別人不同就一定會成功,但如果你只想拚執行力、目標放在「比對手做得更好」,結果只會和對手愈來愈像。

商業世界好像一群斑馬,不複製別人的成功經驗就不舒服,當其中一隻開始往某個方向跑,整群都會跟著跑。比如上班開會,老闆會要你「看看國外有沒有成功案例,拿來改一下」或是「競爭對手這樣做,但是我們可以做得更好、更有效率,來跟他搶市場」,我們情願跟著產業的最佳實務跑,也不要自己摸索出獨特的成功道路。

當競爭者慢慢匯流到同一條路上,你學我我學你,大家都差不到哪去,之後總有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冒出來,敢於破除競爭慣例和消費心態的常規,就像一隻離群的斑馬往不同方向跑去,一旦他成為那個「成功案例」,所謂的「最佳實務」就開始換人,眾人學習的方向出現大調整,然後繼續下一個模仿的循環。

勇敢嘗試錯誤,比遵循成功法則更重要

競爭的本質是殘酷的,贏家少、輸家多是常態,無論生物演化或商業戰場,成功的永遠只有少數(否則也不叫成功了)。但如果成功故事沒有用,為何我們還是很喜歡聽成功者的名言呢?或許只是我們想證明自己能力還不夠、還沒「準備」好,就是因為自己想不到成功者說的那些法則與公式,所以現在還很失敗,給自己找藉口吧!

讓我們換個角度想,既然遵循任何成功格言都不保證成功,那麼學習面對失敗、找出新方向反而更重要。科學哲學家卡爾.波普(Karl Popper)提出的「反證法」就是最好的解答:我們無法證明什麼是對的,但能證明什麼是錯的,只能不停試誤來趨近正確。成功無法複製(你永遠不會知道下一個人是怎麼成功的),但失敗卻可以避免重蹈覆轍。

勇敢嘗試錯誤,會比努力效法成功故事、學習成功法則更有力量。模仿或許是競爭的必然結果,但我們每天上班並不是為了複製別人的典範,而是要能走出獨特性,當我們愈想「第一次就做對」,不願意「第一次就做錯」,就永遠學不到新事物、永遠只能在後面追。

所以說,忘掉成功者和成功格言吧!有勇氣去嘗試不同的路,失敗時還能笑得出來,就是讓自己更堅強的方法。

算了吧!沒有「工作與生活平衡」這回事

台灣人熱愛工作是出了名的。如果你不相信,請走進便利商店翻開商業雜誌,看裡面怎麼描寫成功人士。不論他們的豐功偉業是哪種類型,其中必有一點是你我所不及:他們熱愛工作(或者說,工作狂),每天上班十幾小時乃家常便飯,別人在休息他們在努力,所以成功。

如果你身為求職者,膽敢在面試時說自己很強調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接下來有八成機率會被說是現在年輕人太沒競爭力,已經不願意打拚。

傳統觀點:工作高於生活,工作狂得稱頌

我們現在喜歡講「工作與生活的平衡」,不過這句話也有盲點:如果社會上大家工作與生活都很平衡,那根本沒人會強調這件事(一件自然又普遍的事,怎會需要強調呢)。正是因為你我的工作與生活太不平衡,而且是極度偏往工作那邊,所以才有人說出需要平衡的訴求。

承認吧!在台灣的我們,當口中說出「工作」與「生活」兩個詞的時候,工作的地位遠遠高於生活。

對於公司裡最早來、最晚走的同事,我們給他尊敬。一個終日待在急診室待命的醫生,我們覺得他更可靠。一個為了服務客戶,24小時on call的業務員,我們覺得他比別人有競爭力。但如果有個同事幫你介紹新朋友,描述說他這個人很懂過生活,喜歡品酒或郊遊,我們心裡大概都會認為,嗯,你應該家裡不愁吃穿,所以有空玩這些五四三……

我們好尊敬「工作狂」,內心深處卻多少有點輕視「生活家」,所以,高喊工作與生活的平衡是沒用的,因為我們內心先天就認為「工作理應高於生活」。既然如此,不如換個方式想,到底什麼才是工作,什麼才是生活呢?把定義轉換一下,有助於我們脫離這個漩渦。

過去我們認為,跟賺錢有關的才是工作,其他算是生活。但現在我們可以這樣想:和家人相處的時間也是一種工作,把身體健康顧好也是一種工作,找尋自己的人生目標更是一種工作,戀愛或是和朋友聚會的時間,都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必須的工作

把生活分成幾種工作,調配比例去做

管理思想家查爾斯.韓第(Charles Handy)在《你拿什麼定義自己》說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在我看來是個誤導人的講法,因為這個說法暗示工作和生活是兩件不同的事。生活的絕大部分就是工作,……關鍵在於『工作的平衡』。」

韓第把自己的工作分為四種:

**1.****賺錢的工作:**只是用來維持生計、純粹為了收入而做(常常一點也不有趣)。

**2.****家庭工作:**洗衣、燒飯、教育小孩、打掃、陪伴父母等等。

**3.****奉獻性工作:**回饋社區、當義工,成為一個對社群有貢獻的人。

**4.****終身學習工作:**讀書、寫書、研究有興趣的事情,讓自己持續成長。

這四種工作要維持均衡(每個人的比例不同,有些人希望多賺點錢,有些人可以少賺錢、但多和家人相處),所以,其實沒有工作和生活平衡的問題,只有工作與工作平衡的問題,因為不同類型的工作混和在一塊,做起來就愉快了。

請記住,「工作即生活,生活即工作」,把人生必須完成的事情都當成某個種類的工作,給予一視同仁的重視,唯有如此,才不會在夜深人靜的晚上,總是感慨於自己始終在做別人給定的事情,除了賺錢到底還剩下什麼?

人生過得好不好,只看怎麼規畫自己的各種工作。你可以選擇賺多點錢或賺少點錢;選擇多追一些夢想或少追一些夢想,工作並不是沒有彈性、被綁死的宿命。人生很長,我們隨時都能選擇應該完成的部分工作。

魯蛇vs.勝利組的「同學會焦慮症」

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追求自己對成功的定義,重視過程而非結果,對失敗經驗更溫柔,別拿自己跟其他人比。

承認吧!畢業愈久,我們對「同學會」這三個字就愈敏感、愈糾結。在各努力自打拚事業、娶妻生子後根本無暇休閒的年代,能和老同學一聚,當然是值得期待,不過,只要再想到同學會要穿什麼去、要跟大家聊哪些話題,就不免一陣心臟緊縮──

「那個誰好像年薪早就破百萬,開名車,我穿個T恤牛仔褲會不會很奇怪?」

「如果被問到『最近在幹嘛?』要怎麼說啊,大家應該沒聽過我的公司吧。」

「我到現在都還沒交女朋友,人家都結婚生子了啊!」

「好多人都買房子了,就我還在家裡跟爸媽住……」

「交換名片的時候,我的職稱會不會很遜?」

同學會基本上是一種「和跟我差不多背景的人相比,我日子有沒有過得很好」的參照比較大會。表面上跟大夥打屁聊天,重溫同學友誼,不過心裡差不多是在糾結這些問題。一場同學會開完,可能會有某些人贏得優越感,某些人在某些地方感到失落,眼看同學年薪高、女友正,就連開的車也很炫,自己都這把年紀了,到底在幹嘛……

努力是否就能成功?

報紙雜誌、臉書網路常常提醒我們,要成為「人生勝利組」、打進「贏者圈」。我們對什麼叫成功人士有很具體的形象:賺很多錢、在專業上有成就、有被人尊敬的職位……等等,而在這個平等的現代社會,沒有天生高人一等的貴族、也沒有天生低等的賤民,我們可以相信流汗會有收穫,努力就能成功,每個人都有機會成為勝利組。

「人人都有機會成功」的確是現代社會最迷人的發明,但也正是如此,我們很習慣用成功的金字塔來衡量每個人的價值,如果厲害的人會往上爬、爛人會往下滑,那麼成功的人就值得我們尊敬,而魯蛇是因為他們活該。當我們愈相信「努力→成功」的因果關係,就愈被深深地鎖在「不成功=不努力」的嘲諷感裡

這種感覺甚至內化到行動裡了,比如當我面對一個西裝筆挺、職稱是「○○企業總經理」的人,就連說話語氣都會當場矮人一截、客氣的要命;可是五分鐘後當我面對另一個失業者,卻可以理所當然地告誡他應有的工作態度、職場倫理。

這種想法最可怕的地方是,如果跟別人相比,我自己也是魯蛇一枚,那麼「全都是因為我很差勁」的焦慮就揮之不去。而同學會,正是印證自己是魯蛇的好去處。

對失敗保留一點寬容

然而,對於成功與失敗,我們可以採取更寬容的看法:

**■對成功更自主:**用google圖片搜尋「成功人士」,得到的結果真是妙不可言,好像成功就只有那一種形象而已。但社會上並不是每個人都需要走一樣的路。參加同學會前花五分鐘想想,自己覺得的「成功」到底是什麼?我們應該追求的是自己定義的成功,而不是跟別人比較之下的成功。

**■對過程更重視:**愛我們的老爸老媽常說,只要有努力、盡全力,做出和以前不同的改變就是一種成功;但你的老闆和商業書會告訴你,說「我盡力了」只是一沱狗屎,因為我們「只問結果、不要藉口!」愈是看重最後成果,就愈無法容忍努力卻徒勞無功的事情發生,也更容易傾向投機取巧,或是怨天尤人。

至少偶爾把重點放在過程吧,和課本不一樣,人生大部分的狀況並沒有標準答案,我們只能自己判斷,自己決定,然後堅持決定,等待不一定會立刻發生的好結果。

**■對失敗更溫柔:**在「成功金字塔」的階級觀裡,我們常常忘記還有機運這回事。古人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在現代社會,我們不需要「天」了,不成事是因為你沒有好好去「謀」,跟天無關。西方中古世界看到窮人,人們會說他很不幸(unfortunate),因為幸運和財富沒有眷顧他;現在我們看到一個窮人,卻會覺得是因為他不努力,所以不需要同情。愈是競爭的社會自殺率就愈高,大概是因為連自己都無法同情魯蛇般的自己。

不過嘛,我們常常是在「行動、實驗、質疑、再行動」的過程中,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如果你的人生過得一帆風順,很可能是人生實驗還推得不,如果有勇氣失敗,或許還有別種生活會屬於你。所以說,當我們看著失敗的人們(或失敗的自己)也許應該當成那是勇氣的表現,而不是懶惰的象徵。

對於開啟人類的比較心、嫉妒心的功能來說,同學會的確是偉大的發明。普通人不會拿自己和連勝文來比,因為誰都沒有含著那樣的金湯匙出生,但同班同學──這群和我們有最類似生活背景的人,剛好是人生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最佳來源。話說回來,同學間的成就競賽,和用考試分數高低來評斷人性是差不多的道理,而雖然我們都最討厭媽媽拿自己跟別的小孩比,但是長大變老以後,我們好像更愛拿自己跟別人比。

熱情消磨殆盡?參考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

還在上班的時候我一直有個困擾,每天常常不知做了什麼時間就過了,明明工作也不是不認真,一進公司就忙著處理老闆的吩咐、客戶的需求,中途接個電話,同事有突發狀況過去幫個小忙,等到放鬆心情上個網,赫然發現已經下午四點!唉,看來自己的事情又要等到加班時間沒人吵,才能好好做完了。

就這樣每天每天忙著被交代的事,自己想做的東西和對工作的雄心壯志,根本沒時間完成,熱情漸漸被消磨殆盡……

上班都在完成別人的要求?

當時有個前輩告訴我,年輕時他是怎麼「征服」這些工作的:「如果你覺得上班就像有個巨輪在後面追,唯一的方法就是走得比它更快。」

前輩用「滾動式管理」來形容他的方法,告訴我永遠不要只想當下的事情(否則永遠都在救火),要多想後面好幾步棋,有時甚至想得比老闆更遠。舉例來說,當月業績當然不是當月才苦惱,你一月就要盤算六月的客戶,二月就要撥時間處理七月會有的案子,提前把老闆可能會交代的任務打點好,等老闆開口,你早就準備好怎麼做完了。

這位前輩上班時永遠走在巨輪前面,輕鬆處理工作之外,還有餘裕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反正老闆的要求他都做完了,當然可以提出有自己創意的工作,讓上班變得不無聊。

但不知是資質太駑頓,還是難以被工作的框架馴化,我曾試圖用前輩的方法來征服工作,最後卻被工作征服(差點像那首歌唱的一樣「切斷了所有退路~」)。隨著職位爬升,我要處理的任務愈來愈雜,要顧及的同事愈來愈多,要支援的範圍也愈來愈大,我永遠追不上那個巨輪,無法在優先順序中把自己想完成的事情提前,而是不斷有組織的需求壓在前面。

就像拼錯的拼圖一樣,我好像無法嵌合到工作需求裡,上班愈來愈像為人作嫁,陷入了更廣大的迷茫。最後我離開了工作,去當一個自由接案的獨立工作者。

跑在「上班的巨輪」之前,才有餘裕改造它

那時我開始想,為什麼每個工作都是「因事設人」,而不能「因人設事」呢?我們都是因應職務的要求,而去做那份工作的,業務、行政、研發、技術員……每個人上班都要去完成一份給定的需求,把自己套進那個職位的形狀,所以叫「因事設人」。

然而身為工作者,我理想中的型態卻是「因人設事」,不是因應職位的需求,而是讓職務因應我的專長與弱點,讓我可以發揮強項幫助別人,也能找人來互補我的缺點,當我有放開手腳去事的機會,才能把我的工作性能發揮到極致啊!

想想看,如果有個公司不是找人來應徵業務員、技術工、形成總機、研發助理;而是集合一群人,因應每個人的專長去產生某項工作、某個職位,上班肯定不會那麼消磨人心吧!可是實際上,除了某些集體協作(例如維基百科)案例之外,一般公司組織不可能如此運作。

加入公司,一方面被職務的框架限制,但另一方面也享受公司提供的資源,能完成個人做不到的事,比如資金規模更大的案子、客戶範圍更廣的服務等等,是一種等價交換。要在組織裡待得久,最好是能夠調和個人目標和公司目標,如果兩者一致,就不會有什麼「無法嵌入」的問題。

就像那位前輩,最後爬到公司高層當上老闆,開始有時間、有權力把工作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免除「上班無法自我實現」的困擾,征服了工作。

創造自己的工作之輪,推它往前跑

而我選擇另一條征服工作的途徑:離開組織給的職位,創造自己的工作。由於我是nobody,不可能有組織「人因設事」給我自由做事的空間,如果想讓工作配合我,就不能往組織裡鑽,最好是提出自己能做的事,設法說服別人埋單讓我做,而我也能結合工作與自我實現。

身為一個獨立工作者,我必須清楚自己的專長與能耐(我能做什麼),設法了解他人的需求(別人要什麼),也得想辦法匯集資源、和不同的人溝通合作(如何才能做到),一面接案養活自己,也向別人提案。我不敢說自己已經成功,但目前正靠這樣的能力存活中。

前輩和我都是在工作中追求自我實現的人,只是兩人做法不同。他加速跑在「上班巨輪」之前,融入公司職位,還把職位改造成想要的模樣;而我則是被上班的巨輪輾過後,想辦法打造自己的工作之輪(雖然還很小),在後面推它前進,設法讓它愈滾愈大。

現代社會,只把工作當賺錢的人愈來愈少,能在工作裡得到自我實現不是更好嗎?這裡整理了兩種征服工作的方法,不過肯定還有第三種以上,等你去發現。

More books from Careers

Cover of the book The Penguin Careers Guide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Police Officer I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Weiblich, erfolgreich, MINT 2019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Proof-press Operator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Leather Grader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Raw Shellfish Preparer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County Home-demonstration Agent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The Confidence Code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Say It: Negotiating to Win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Game Attendant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Scroll-machine Operator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Selling with Soul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Consulting Demons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Passenger Service Representative by 劉揚銘
Cover of the book How to Become a Bartender by 劉揚銘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