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國十九世紀

Nonfiction, History, Asian, China
Cover of the book 印象中國十九世紀 by ,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ISBN: 7227869552660
Publisher: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November 28, 2017
Imprint: 城邦印書館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ISBN: 7227869552660
Publisher: 城邦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November 28, 2017
Imprint: 城邦印書館
Language: Chinese

透過西洋藝術珍藏
神遊昔日錦繡中華

This treasured western art collection is a spiritual
journey into China's splendid past.

本書主要收錄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關於當時中國風貌的畫作,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知識,有不少是從他的畫作中獲得,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裘國英先生將蒐集不易的百餘幅珍藏畫作集結成冊,內容搭配中、英文解說,不僅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從書的裝幀、用紙各種細節,他都親自參與、精心挑選,希望將這些細緻的畫作以接近原本的質感重現於讀者面前。

‧ 平裝本代表了裘國英先生想將高質感藝術推廣給普羅大眾的心意,封面選用白色豔彩星幻紙來呈現畫作的細膩,英文書名後加工燙銀,讓讀者以物超所值的實惠價格,就能擁有品味絕佳的藝術收藏。

▍收藏導讀者
裘國英

1949年出生於上海市,台灣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企業經營者,愛好音樂、攝影及古籍收藏,曾遊歷全球五十餘國,經常觀察國際政治及撰寫相關文稿。除《印象中國十九世紀》外,將陸續推出同時期有關印度、埃及、中東、歐洲、美洲等英文版的類似書籍,以期對歷史建築景觀印象之保存,提供貢獻。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2016年中美南海海域衝突事件發生時,我在網路上想找一張地圖,希望能證明中國對該海域的長久主權,哪怕是找到一張洋人印製的中國地圖都行。結果找到早自十六、十七世紀,西洋人到中國來探索寫的遊記,有德文、荷蘭文、法文版本,雖然看不懂,但書中的插畫極為有趣,揭露出當時的山川景物,以及民間生活,更有趣的是,當時西洋畫家不會畫中國人,畫出來的都是西洋身材、西洋臉,但穿著是中國服飾。

那時照相術尚未問世,有錢的大佬到各地遊歷,帶著畫家,看到有趣的景物,就畫下來,算是對當時的中國,做了珍貴的寫實紀錄。我們看到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古畫,寫意較多,用足夠透視感畫寫實的較少,尤其是從西洋人眼中看東方、看中國,似乎從畫裡仍透露出他的驚豔與好奇。

繼續搜索中,在網路上結交了在歐洲從事古董書畫買賣的人士,出於他們熱心也是生意,代我向他們同業蒐集類似的書籍和零散插畫,我將其命名為「古董刻印畫」。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

十九世紀的刻印畫出現最多的畫家要屬英國的Thomas Allom,我給他取個綽號叫「阿龍」。其實阿龍是個建築師,許多倫敦的名邸都出自他手,他也是英倫建築師學會的創辦人。

阿龍的畫,遍及歐洲、中東、亞洲各地,估計他跑了不少地方,後來因在藝術及建築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阿龍畫了不少建築景觀,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阿龍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建築物更美、更誇張。從畫中,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也將我們帶進當時空間,一窺庶民生活,真正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有幾張珍貴的鴉片戰爭實境,有如身臨戰況,令人震撼。

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2017年夏)

▍導讀

重現十九世紀的歷史面貌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鴻章曾以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十九世紀中國所面臨的問題,但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變化更為巨大,政治體制從帝制走向共和,又從共和走向共產與民主多元並存的體制;傳統家族制度逐漸崩解,男女雖未完全臻於平等,但女子受教育及工作者愈來愈多;農業雖為根本,但工商蓬勃發展,傳統的市集逐漸被大的百貨公司及賣場所取代,交通縮短地域的距離,改變貿易型態,同時使人口逐漸往城市集中;文化方面,傳統的儒家思想自清末及五四運動以來遭到極大的挑戰,西方思潮如狂潮巨浪席捲整個中國。在一連串的變化中,有些給中國帶來正向的發展,有些則帶來極大的破壞或改變,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失、許多偉大的建築被戰火所破壞,重構歷史的面貌,成為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與責任。

如何重構十九世紀中國的面貌,除了檔案、史料、回憶錄、出土文物之外,最重要的是圖像,包括照片、繪畫、版刻等,這些圖像具有賞析的作用,更有助於歷史建築的重建。然而,這些材料既稀有亦不容易取得,裘國英先生戮力蒐集古籍,此次蒐集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阿龍)的畫作,內容多元而精緻,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

裘國英先生是輔大化學系畢業,是成功企業家的典範,熱愛歷史、熱心公益、提攜後進,並且有執行力,平時喜歡蒐集古籍、周遊各國,具有世界觀,此次蒐集十九世紀中國的刻印畫,不僅保存,且將之出版流通,對於保存史料與推廣貢獻卓著。

本書主要以Thomas Allom的作品為主,他是十九世紀大英皇家建築師,在倫敦設計了許多建築物,包括聖彼得教堂和諾丁山優雅的Ladbroke莊園。一八四三年在英國出版《圖說中國帝國》(The Chinese empire illustrated,有些翻譯成《百年前的中國》),這本書問世,立即成為英國,乃至歐洲著名以繪畫本呈現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西方主流社會了解中國的主要讀物。當時歐洲人關於中國的知識,有些從這部書中獲得,中國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都經由這本書流布於歐洲。

Thomas Allom的版畫比用相機拍攝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有上層統治者的生活紀錄,如道光皇帝大閱兵、官員府邸、官老爺出巡等;有庶民生活,如通州賣茶和賣貓商人、迎親隊伍、天津大劇院、端午龍舟賽、賣菜船工與鸕鶿捕魚、養蠶人家等;有中國重要建築,如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鼓浪嶼、萬里長城、北海公園、南京古城等,不僅可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並可一窺庶民生活況味,帶領我們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猶如一部十九世紀中國的精美旅遊手冊。畫中有許多建築基於戰火或其他因素現已不復存在,如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廈門城門牌樓、南京古城、乍浦古橋等,雖經修建,然與十九世紀時期的實景仍有一段落差,這些版畫有助於重現當時歷史的面貌。

▍目錄

導讀 重現十九世紀的歷史面貌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推薦序

1 道光皇帝大閱兵
2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3 虎丘山帝王行宮
4 官老爺出巡
5 官家宅院
6 官員府邸
7 官府宴客
8 官宦女眷的生活娛樂
9 官家庭院裡的雜耍表演
10 大家閨秀的閨房
11 長城的盡
12 萬里長城
13 北海公園
14 西直門
15 普陀山普濟寺
16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17 鎮江河口
18 鎮江銀島
19 七星岩
20 湖州的絲綢莊園
21 定海郊外
22 乍浦古橋
23 秦淮古橋
24 西湖
25 南京古城
26 江南寒泉山
27 浙江富春山
28 太湖碧螺峰
29 瓜島水車
30 石門
31 焦山行宮
32 揚州渡口
33 遠眺寧波城
34 五馬頭山
35 廣州街道實景
36 珠江黃塔
37 西樵山
38 海幢寺的碼頭和入口
39 海幢寺
40 肇慶府的峽山
41 韶州廣岩寺
42 從香山要塞遠眺澳門
43 太平昭關
44 媽閣廟
45 鼓浪嶼
46 廈門城門牌樓
47 賈梅士洞
48 澳門媽閣廟前
49 香港的竹渠
50 小布達拉宮
51 迎親隊伍
52 收受聘禮
53 中國商人的園林
54 麗泉行潘長耀別墅
55 天津大劇院
56 野台戲
57 二月初二迎春賽會
58 元宵燈節
59 端午龍舟賽
60 七月普渡
61 中秋祭拜
62 重陽放風箏
63 插秧
64 蘇州府播種水稻
65 東昌府的米販子
66 寧波的棉花種植
67 茶藝茶文化
68 茶船裝貨
69 煮繭繅絲
70 養蠶人家
71 染絲坊
72 賣菜船工與鸕鶿捕魚
73 英德煤礦
74 北京燈籠舖
75 臨清州踢毽子
76 布袋戲和皮影戲
77 通州賣茶和賣貓商人
78 天成路上叫賣膏藥
79 船工鬥鵪鶉賭博
80 鞭笞犯人
81 船過運河水閘
82 金壇縴夫
83 求籤問卦
84 從古墓遠眺廈門
85 廈門古墓
86 中國的墓地
87 墓地旁的擲骰子遊戲
88 赤城兵營
89 大黃口炮台
90 鎮江西門激戰
91 晉江入口
92 奪取穿鼻
93 乍浦佛寺之戰
94 鎮海孔廟大門
全球印象
讀後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透過西洋藝術珍藏
神遊昔日錦繡中華

This treasured western art collection is a spiritual
journey into China's splendid past.

本書主要收錄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關於當時中國風貌的畫作,歐洲人對於中國的知識,有不少是從他的畫作中獲得,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包括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

裘國英先生將蒐集不易的百餘幅珍藏畫作集結成冊,內容搭配中、英文解說,不僅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更難能可貴的是,無論從書的裝幀、用紙各種細節,他都親自參與、精心挑選,希望將這些細緻的畫作以接近原本的質感重現於讀者面前。

‧ 平裝本代表了裘國英先生想將高質感藝術推廣給普羅大眾的心意,封面選用白色豔彩星幻紙來呈現畫作的細膩,英文書名後加工燙銀,讓讀者以物超所值的實惠價格,就能擁有品味絕佳的藝術收藏。

▍收藏導讀者
裘國英

1949年出生於上海市,台灣輔仁大學化學系畢業,企業經營者,愛好音樂、攝影及古籍收藏,曾遊歷全球五十餘國,經常觀察國際政治及撰寫相關文稿。除《印象中國十九世紀》外,將陸續推出同時期有關印度、埃及、中東、歐洲、美洲等英文版的類似書籍,以期對歷史建築景觀印象之保存,提供貢獻。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2016年中美南海海域衝突事件發生時,我在網路上想找一張地圖,希望能證明中國對該海域的長久主權,哪怕是找到一張洋人印製的中國地圖都行。結果找到早自十六、十七世紀,西洋人到中國來探索寫的遊記,有德文、荷蘭文、法文版本,雖然看不懂,但書中的插畫極為有趣,揭露出當時的山川景物,以及民間生活,更有趣的是,當時西洋畫家不會畫中國人,畫出來的都是西洋身材、西洋臉,但穿著是中國服飾。

那時照相術尚未問世,有錢的大佬到各地遊歷,帶著畫家,看到有趣的景物,就畫下來,算是對當時的中國,做了珍貴的寫實紀錄。我們看到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古畫,寫意較多,用足夠透視感畫寫實的較少,尤其是從西洋人眼中看東方、看中國,似乎從畫裡仍透露出他的驚豔與好奇。

繼續搜索中,在網路上結交了在歐洲從事古董書畫買賣的人士,出於他們熱心也是生意,代我向他們同業蒐集類似的書籍和零散插畫,我將其命名為「古董刻印畫」。

這些畫製作程序是,先由畫家將畫完成,交給雕刻師,雕在木頭、石頭或鋼板上,再由印刷工匠,一張一張印出來,畫上往往也留下畫家和雕刻家的姓名。這種刻印畫早期都用木板製版,紋理較粗,但到十九世紀,大概煉鋼技術較為成熟,刀較利、版較硬,表現出極精緻的刻功,明暗立體乍現,連畫中人物臉部明暗,身上衣著的刺繡,建築物梁上的花鳥都表現得出來。

十九世紀的刻印畫出現最多的畫家要屬英國的Thomas Allom,我給他取個綽號叫「阿龍」。其實阿龍是個建築師,許多倫敦的名邸都出自他手,他也是英倫建築師學會的創辦人。

阿龍的畫,遍及歐洲、中東、亞洲各地,估計他跑了不少地方,後來因在藝術及建築上的成就,被封為爵士。阿龍畫了不少建築景觀,由於他對透視度的重視及擅長,阿龍畫中的建築,比用照片拍的建築物更美、更誇張。從畫中,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也將我們帶進當時空間,一窺庶民生活,真正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有幾張珍貴的鴉片戰爭實境,有如身臨戰況,令人震撼。

十九世紀末,照相術成熟了,用照相取代手繪,雕刻藝術家、印刷工匠失去他們的功能和飯碗,但是他們所留下的印象是珍貴的,因為歷經歲月、戰爭的侵蝕,許多建築、景物已不復存在,具象的歷史只能進入畫裡的空間,用思想去遊歷了。(2017年夏)

▍導讀

重現十九世紀的歷史面貌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李鴻章曾以千年來未有之大變局來形容十九世紀中國所面臨的問題,但二十世紀及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變化更為巨大,政治體制從帝制走向共和,又從共和走向共產與民主多元並存的體制;傳統家族制度逐漸崩解,男女雖未完全臻於平等,但女子受教育及工作者愈來愈多;農業雖為根本,但工商蓬勃發展,傳統的市集逐漸被大的百貨公司及賣場所取代,交通縮短地域的距離,改變貿易型態,同時使人口逐漸往城市集中;文化方面,傳統的儒家思想自清末及五四運動以來遭到極大的挑戰,西方思潮如狂潮巨浪席捲整個中國。在一連串的變化中,有些給中國帶來正向的發展,有些則帶來極大的破壞或改變,許多珍貴的文物流失、許多偉大的建築被戰火所破壞,重構歷史的面貌,成為我們這一代的使命與責任。

如何重構十九世紀中國的面貌,除了檔案、史料、回憶錄、出土文物之外,最重要的是圖像,包括照片、繪畫、版刻等,這些圖像具有賞析的作用,更有助於歷史建築的重建。然而,這些材料既稀有亦不容易取得,裘國英先生戮力蒐集古籍,此次蒐集十九世紀的刻印畫英國畫家Thomas Allom(阿龍)的畫作,內容多元而精緻,有助於了解十九世紀中國的各種風貌。

裘國英先生是輔大化學系畢業,是成功企業家的典範,熱愛歷史、熱心公益、提攜後進,並且有執行力,平時喜歡蒐集古籍、周遊各國,具有世界觀,此次蒐集十九世紀中國的刻印畫,不僅保存,且將之出版流通,對於保存史料與推廣貢獻卓著。

本書主要以Thomas Allom的作品為主,他是十九世紀大英皇家建築師,在倫敦設計了許多建築物,包括聖彼得教堂和諾丁山優雅的Ladbroke莊園。一八四三年在英國出版《圖說中國帝國》(The Chinese empire illustrated,有些翻譯成《百年前的中國》),這本書問世,立即成為英國,乃至歐洲著名以繪畫本呈現的中國歷史教科書,是西方主流社會了解中國的主要讀物。當時歐洲人關於中國的知識,有些從這部書中獲得,中國較有名的圓明園、長城、景山、午門、運河、虎丘塔、雷峰塔、報恩寺、琉璃塔、金山寺、龍舟、燈籠、宴請、婚禮,乃至祭拜、擲骰子等都經由這本書流布於歐洲。

Thomas Allom的版畫比用相機拍攝更美,刻劃的內容相當豐富,到處都是古老中華帝國的風光、建築及社會習俗。有上層統治者的生活紀錄,如道光皇帝大閱兵、官員府邸、官老爺出巡等;有庶民生活,如通州賣茶和賣貓商人、迎親隊伍、天津大劇院、端午龍舟賽、賣菜船工與鸕鶿捕魚、養蠶人家等;有中國重要建築,如大報恩寺琉璃寶塔、鼓浪嶼、萬里長城、北海公園、南京古城等,不僅可了解當時中國官宦富豪居住之精美,並可一窺庶民生活況味,帶領我們進入十九世紀中國各地的情境,猶如一部十九世紀中國的精美旅遊手冊。畫中有許多建築基於戰火或其他因素現已不復存在,如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寶塔、廈門城門牌樓、南京古城、乍浦古橋等,雖經修建,然與十九世紀時期的實景仍有一段落差,這些版畫有助於重現當時歷史的面貌。

▍目錄

導讀 重現十九世紀的歷史面貌
自序 古董刻印畫裡的歷史實境
推薦序

1 道光皇帝大閱兵
2 圓明園正大光明殿
3 虎丘山帝王行宮
4 官老爺出巡
5 官家宅院
6 官員府邸
7 官府宴客
8 官宦女眷的生活娛樂
9 官家庭院裡的雜耍表演
10 大家閨秀的閨房
11 長城的盡
12 萬里長城
13 北海公園
14 西直門
15 普陀山普濟寺
16 大報恩寺琉璃寶塔
17 鎮江河口
18 鎮江銀島
19 七星岩
20 湖州的絲綢莊園
21 定海郊外
22 乍浦古橋
23 秦淮古橋
24 西湖
25 南京古城
26 江南寒泉山
27 浙江富春山
28 太湖碧螺峰
29 瓜島水車
30 石門
31 焦山行宮
32 揚州渡口
33 遠眺寧波城
34 五馬頭山
35 廣州街道實景
36 珠江黃塔
37 西樵山
38 海幢寺的碼頭和入口
39 海幢寺
40 肇慶府的峽山
41 韶州廣岩寺
42 從香山要塞遠眺澳門
43 太平昭關
44 媽閣廟
45 鼓浪嶼
46 廈門城門牌樓
47 賈梅士洞
48 澳門媽閣廟前
49 香港的竹渠
50 小布達拉宮
51 迎親隊伍
52 收受聘禮
53 中國商人的園林
54 麗泉行潘長耀別墅
55 天津大劇院
56 野台戲
57 二月初二迎春賽會
58 元宵燈節
59 端午龍舟賽
60 七月普渡
61 中秋祭拜
62 重陽放風箏
63 插秧
64 蘇州府播種水稻
65 東昌府的米販子
66 寧波的棉花種植
67 茶藝茶文化
68 茶船裝貨
69 煮繭繅絲
70 養蠶人家
71 染絲坊
72 賣菜船工與鸕鶿捕魚
73 英德煤礦
74 北京燈籠舖
75 臨清州踢毽子
76 布袋戲和皮影戲
77 通州賣茶和賣貓商人
78 天成路上叫賣膏藥
79 船工鬥鵪鶉賭博
80 鞭笞犯人
81 船過運河水閘
82 金壇縴夫
83 求籤問卦
84 從古墓遠眺廈門
85 廈門古墓
86 中國的墓地
87 墓地旁的擲骰子遊戲
88 赤城兵營
89 大黃口炮台
90 鎮江西門激戰
91 晉江入口
92 奪取穿鼻
93 乍浦佛寺之戰
94 鎮海孔廟大門
全球印象
讀後

More books from China

Cover of the book The Retreat of the Elephants by
Cover of the book One Russia, Two Chinas by
Cover of the book Poems of Mao Zedong in Chinese and English by
Cover of the book A Cowherd in Paradise by
Cover of the book 故宮書畫圖錄(三十) by
Cover of the book China Wakes by
Cover of the book Barbarian Lost by
Cover of the book Autumn in the Heavenly Kingdom by
Cover of the book Pacific America by
Cover of the book The Devouring Dragon by
Cover of the book Willow Pattern Walkabout by
Cover of the book The Compelling Ideal by
Cover of the book The Rise of China's Middle Class and the Prospects for Democratization: Lipset's Economic Modernization Theory, ASEAN, Taiwan, Transition, Confucius versus Realists, Industrialization, Urbanization by
Cover of the book A Death in the Lucky Holiday Hotel by
Cover of the book 1001+ oefeningen nederlands - traditionele chinese by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