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Nonfiction, Family & Relationships, Adolescence
Cover of the book 受傷的孩子和壞掉的大人 by 陳志恆,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陳志恆 ISBN: 3009861336404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December 1, 2017
Imprint: 圓神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陳志恆
ISBN: 3009861336404
Publisher: 圓神出版事業機構
Publication: December 1, 2017
Imprint: 圓神出版
Language: Chinese

「對於孩子,你給的是愛還是傷?」

第一本來自學校輔導教師的十年校園觀察紀錄

累積53萬人次UDN人氣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32篇孩子的真實故事,呈現大人世界的荒腔走板

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
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
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

壞掉的大人們常說……
「你這樣我怎麼吃得下、睡得好!」
————總是在孩子和自己意見不同時處在「孩子狀態」的父母。
「如果哪天能不操心他,我就謝天謝地了!」
————總是把孩子當「無能的人」、看不見孩子優點的父母。
「我常想乾脆別管了,但就是放不下!」
————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無法放手的高控制慾家長。

受傷的孩子們會說……
「我想……,但是我爸媽不會答應的。」
————看著總是訴說委屈的父母,孩子會以體貼順從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孩子逐漸長大後,有了不同想法、卻得不到父母支持時,會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不論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被肯定。」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嘗試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父母或師長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不想跟大人講,反正講了也沒用。」
————說著尊重、支持卻不善於靠近孩子的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獨立自主,但自小貧乏的情感經驗,卻容易形成在社會、職場上的人際疏離。

一本為孩子獻給父母師長的真情書────
你得知道,
────孩子在真正向你求援前,是多麼努力地撐著
你得理解,
────孩子很怕增添你的麻煩
你得明白,
────孩子站起來走向你的路途有多麼漫長
你得記得,
────孩子時刻都在觀察你是否願意傾聽、支持他

孩子是世界最美好的總和,帶著傷的我們,怎麼做才能和孩子一起獲得幸福?

給孩子力量,也需要刻意練習!
作者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許多受了傷的孩子,以及那些與孩子互動最緊密的大人——父母師長、親戚長輩……讓大人練習陪伴、和孩子建立起穩定的情感連結:關懷、尊重、支持與肯定,這將使孩子逐漸看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值得被重視與被愛,並且被允許活出屬於自己的姿態。

【名人推薦】
學校教師、心理師齊聲推薦
余懷瑾│一○五年教育大愛菁師獎、作家
胡嘉琪│美國執業心理師、《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身心整合之旅》作者
王雅玲│彰化縣陽明國中退休教師
王智誼│諮商心理師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iSpace創辦人
林上能│成功高中輔導組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林子翔│心理師、輔導教師、諮商博士候選人
洪一賓│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作家
施錫昌│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彰化縣SUPER教師
張祐誠│諮商心理師、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陳素惠│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
陳星合│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曾明騰│員林國中教師、一○二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
黃淑瑮│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黃靜萍│桃園市振聲高中輔導主任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不再傳遞傷,感動推薦

志恆用流暢、精鍊且富情感的文字,描繪出多年在輔導工作中遇見的「青少年與大人們」,我閱讀時總在心中喊著:「是的!這就是我想送給那些受傷與疲憊不堪的孩子、師長與父母的話啊!」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的好書。
——張祐誠(諮商心理師、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一本老師、家長一定要看的書!作者結合教育現場真實案例,透過專業的輔導諮商技巧剖析個案,深入淺出、明瞭易懂,並給予實質的建議,著實為老師開啟了另一扇窗,也為父母上了寶貴的一課。
——施錫昌(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彰化縣SUPER教師)

我們自以為的愛,正在啟動孩子對生命的熱情,抑或讓孩子失去生活的力量?我們自以為的愛,是真切的愛,讓孩子在自由中找到真實的自己,或是盲昧的愛,只是企圖讓孩子在我們的控制與壓抑中成就我們自己?到底,我們是愛自己,還是真正地愛孩子?
志恆老師透過這本書,不斷提醒身為讀者、也同時是師長或父母的我們,放下自己,重新檢視與反思,進而覺察自己未曾察覺的那些「自以為」,從而啟引我們以更全面的角度與方式來重新看見、認真看待每一個孩子。
真正的愛,是看見孩子的價值,鼓勵並陪伴孩子成為他/她想成為的樣子。誠如志恆老師在書中點醒我們的,真愛,不應是阻礙,更不該是傷害。
——洪一賓(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讀著志恆老師的隻字片語,無數次家訪畫面湧上心頭。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身為老師的我們去陪伴、關愛、盡力協助,以引導原生家庭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志恆老師在書中透過許多學生個案的引導剖析與互動協助,點出了大人世界的光怪陸離,讓每一個受過傷的愛,藉由心理助人模式進行療癒,幫助了許多無助的孩子、父母和師長。一份真正的愛,需要學習,也需要引導,更需要同理。本書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讓我們成長學習,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明騰(員林國中教師、一○二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

年紀越大,越明白一件事:人的本質其實很簡單,我們渴望被看見、被理解,然後,自在地以各種樣貌活在世界上。感謝志恆老師以第一線實務經驗,巧妙融合專業,讓大人有機會接受自己內心的傷口,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同時學習真正愛孩子的方式,學習看見、理解孩子,並和孩子一起追求生命的本質,活出真實的人生。一本獻給大人的真情書,值得用心閱讀。
——王雅玲(彰化縣陽明國中退休教師)

一本助人工作者溫暖的專業書寫。不管是受傷的孩子,抑或對教養、教育充滿困惑挫折的大人,相信都能從書中得到啟發與助益。
——黃淑瑮(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認識志恆多年,從青澀大學生、輔導教師到心理師,尤其是脫下教師的身分步上行走江湖的勇氣與毅力,正是行動心理師的最佳實踐!
——王智誼(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深刻反映了世代演進中親子的多元議題,教科書來不及納入的實例,早已活生生演示在不同家庭中;字裡行間不僅展現了志恆老師細微觀察與洞悉世事的眼光,也是第一線助人者在實務現場最好的教戰手冊。
——陳素惠(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

一直以來,我認識的志恆老師,是個充滿愛的人,他對親職教育的熱情,對孩子成長的積極參與,都很讓人感動。志恆老師幫助了迷惘的孩子,以及許多憂心不已的家長,他在本書寫下許多動人的故事,累積出一套協助孩子與家庭的思維和態度,非常適合家長和助人工作者。推薦給大人們閱讀,這本書,能讓我們獲得更圓滿的親子關係。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iSpace創辦人)

書裡寫的是青少年的困頓、父母的焦慮,但我更喜歡的是志恆以他一向誠懇、真摯、細膩的情感與文字功力,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溫柔心事,讓所有讀者,從心底開始悸動。
——林子翔(心理師、輔導教師、諮商博士候選人)

如果您總是很用心、很用力、很挫折地在愛孩子,邀請您一起透過志恆老師溫暖而樸實的文字,重新認識這「無力」世代下,我們和孩子間說不清的內在狀態,透過實務經驗「給力」的提醒,當我們安頓好自己時,也才能安頓孩子。
——林上能(成功高中輔導組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讀了志恆的文章之後,在想如果能在求學時就認識他,透過他的專業來撫慰我心中受傷的小孩,該有多好。看著書中的案例,想回到過去,藉由老師的溫暖引導,鼓起勇氣面對心中的陰影。現在的我有許多機會站上講臺,總是提醒自己,愛別人前要先學會愛自己,希望我們都能透過這本書將我礙你,變成我愛你。——陳星合(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作者簡介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新竹市生命線協會員工協助服務中心(EAPC)合作講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目錄

推薦序  如果這是一本校園輔導手冊  余懷瑾
推薦序  看見實踐「愛的行動」的希望  胡嘉琪
學校教師、心理師齊聲推薦
前  言  嚴肅地看待每個來訪的生命
Part Ⅰ 受傷的孩子與渴求愛的靈魂
01孩子活的是誰的人生?
02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03活在「無力世代」?
04都是they的錯!────當孩子出現「託付心態」
05只是「消極配合」?────當孩子不願再和你對話
06討愛的孩子?
07說不出口的困境?────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
08你是回到「孩子狀態」的大人嗎?
Part Ⅱ 壞掉的大人與令人窒息的愛
09你的一句話,傷了孩子一生
10孩子的未來,你決定?
11別讓孩子複製你的委屈
12現在的孩子很有事?
13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廢?
14為什麼你無法對孩子放手?
15沒有叛逆期的孩子們
16冷漠的大人與疏離的孩子
Part Ⅲ 在關係中帶給孩子更多的力量
17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
18成為他人身邊穩定而堅強的存在
19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
20你是否不曾好好聽孩子把話說完?
21「微諮商」的力量
22助人工作者一定得「做點什麼」嗎?
23在真實的生活中了解自己────心理測驗的迷思
24剛剛好的陪伴
Part Ⅳ 那些從孩子身上學到的事
25是幫助孩子,還是幫助你自己?
26從陌生到熟悉
27慢慢來,比較快!
28你和孩子的互動是真誠的嗎?
29面對暴衝的靈魂,你準備好了嗎?
30青少年輔導諮商的售後服務
31傾聽的本事
32助人工作不只是良心事業,更是專業
結  語  在另一個場域中繼續守護孩子的成長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對於孩子,你給的是愛還是傷?」

第一本來自學校輔導教師的十年校園觀察紀錄

累積53萬人次UDN人氣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

32篇孩子的真實故事,呈現大人世界的荒腔走板

哪一種關係,最令孩子感到痛苦?
不是霸凌、不是成績,而是每天密切互動的大人!
作者從多年的校園輔導教師和諮商、演講工作坊經驗,發現孩子的困頓與痛苦並非偶然,多半與身旁的人脫不了關係。而究竟什麼最讓孩子感到痛苦?考不好?睡不飽?被禁足?都不是——這些學齡世代孩子最大的困擾,竟來自和他們每天互動最密切的大人的關係!

壞掉的大人們常說……
「你這樣我怎麼吃得下、睡得好!」
————總是在孩子和自己意見不同時處在「孩子狀態」的父母。
「如果哪天能不操心他,我就謝天謝地了!」
————總是把孩子當「無能的人」、看不見孩子優點的父母。
「我常想乾脆別管了,但就是放不下!」
————總認為是自己的責任、無法放手的高控制慾家長。

受傷的孩子們會說……
「我想……,但是我爸媽不會答應的。」
————看著總是訴說委屈的父母,孩子會以體貼順從回頭照顧父母內心的缺憾。孩子逐漸長大後,有了不同想法、卻得不到父母支持時,會下意識地犧牲自我主張,以壓抑內心深處可能背叛父母的罪惡感。
「不論我再怎麼努力,都不會被肯定。」
————青少年時期,孩子會嘗試證明自己的能力,但若得不到父母或師長的肯定,長大後,便會開始證明自己的無能。
「我不想跟大人講,反正講了也沒用。」
————說著尊重、支持卻不善於靠近孩子的父母,無法和孩子建立起情感連結。孩子長大後可能會變得獨立自主,但自小貧乏的情感經驗,卻容易形成在社會、職場上的人際疏離。

一本為孩子獻給父母師長的真情書────
你得知道,
────孩子在真正向你求援前,是多麼努力地撐著
你得理解,
────孩子很怕增添你的麻煩
你得明白,
────孩子站起來走向你的路途有多麼漫長
你得記得,
────孩子時刻都在觀察你是否願意傾聽、支持他

孩子是世界最美好的總和,帶著傷的我們,怎麼做才能和孩子一起獲得幸福?

給孩子力量,也需要刻意練習!
作者希望這本書能幫助許多受了傷的孩子,以及那些與孩子互動最緊密的大人——父母師長、親戚長輩……讓大人練習陪伴、和孩子建立起穩定的情感連結:關懷、尊重、支持與肯定,這將使孩子逐漸看到自己的價值,知道自己值得被重視與被愛,並且被允許活出屬於自己的姿態。

【名人推薦】
學校教師、心理師齊聲推薦
余懷瑾│一○五年教育大愛菁師獎、作家
胡嘉琪│美國執業心理師、《從聽故事開始療癒:創傷後身心整合之旅》作者
王雅玲│彰化縣陽明國中退休教師
王智誼│諮商心理師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iSpace創辦人
林上能│成功高中輔導組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林子翔│心理師、輔導教師、諮商博士候選人
洪一賓│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胡展誥│諮商心理師、作家
施錫昌│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彰化縣SUPER教師
張祐誠│諮商心理師、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陳素惠│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
陳星合│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曾明騰│員林國中教師、一○二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
黃淑瑮│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黃靜萍│桃園市振聲高中輔導主任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心理叢書作家────不再傳遞傷,感動推薦

志恆用流暢、精鍊且富情感的文字,描繪出多年在輔導工作中遇見的「青少年與大人們」,我閱讀時總在心中喊著:「是的!這就是我想送給那些受傷與疲憊不堪的孩子、師長與父母的話啊!」是一本有故事、有方法的好書。
——張祐誠(諮商心理師、毛蟲藝術心理諮商所副所長)

一本老師、家長一定要看的書!作者結合教育現場真實案例,透過專業的輔導諮商技巧剖析個案,深入淺出、明瞭易懂,並給予實質的建議,著實為老師開啟了另一扇窗,也為父母上了寶貴的一課。
——施錫昌(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彰化縣SUPER教師)

我們自以為的愛,正在啟動孩子對生命的熱情,抑或讓孩子失去生活的力量?我們自以為的愛,是真切的愛,讓孩子在自由中找到真實的自己,或是盲昧的愛,只是企圖讓孩子在我們的控制與壓抑中成就我們自己?到底,我們是愛自己,還是真正地愛孩子?
志恆老師透過這本書,不斷提醒身為讀者、也同時是師長或父母的我們,放下自己,重新檢視與反思,進而覺察自己未曾察覺的那些「自以為」,從而啟引我們以更全面的角度與方式來重新看見、認真看待每一個孩子。
真正的愛,是看見孩子的價值,鼓勵並陪伴孩子成為他/她想成為的樣子。誠如志恆老師在書中點醒我們的,真愛,不應是阻礙,更不該是傷害。
——洪一賓(國立彰化高商教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讀著志恆老師的隻字片語,無數次家訪畫面湧上心頭。每一個孩子都需要身為老師的我們去陪伴、關愛、盡力協助,以引導原生家庭發揮其應有的功能。志恆老師在書中透過許多學生個案的引導剖析與互動協助,點出了大人世界的光怪陸離,讓每一個受過傷的愛,藉由心理助人模式進行療癒,幫助了許多無助的孩子、父母和師長。一份真正的愛,需要學習,也需要引導,更需要同理。本書透過實際案例分享讓我們成長學習,誠摯推薦給大家。
——曾明騰(員林國中教師、一○二年SUPER教師全國首獎)

年紀越大,越明白一件事:人的本質其實很簡單,我們渴望被看見、被理解,然後,自在地以各種樣貌活在世界上。感謝志恆老師以第一線實務經驗,巧妙融合專業,讓大人有機會接受自己內心的傷口,和過去的自己和解;同時學習真正愛孩子的方式,學習看見、理解孩子,並和孩子一起追求生命的本質,活出真實的人生。一本獻給大人的真情書,值得用心閱讀。
——王雅玲(彰化縣陽明國中退休教師)

一本助人工作者溫暖的專業書寫。不管是受傷的孩子,抑或對教養、教育充滿困惑挫折的大人,相信都能從書中得到啟發與助益。
——黃淑瑮(高雄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認識志恆多年,從青澀大學生、輔導教師到心理師,尤其是脫下教師的身分步上行走江湖的勇氣與毅力,正是行動心理師的最佳實踐!
——王智誼(諮商心理師)

這本書,深刻反映了世代演進中親子的多元議題,教科書來不及納入的實例,早已活生生演示在不同家庭中;字裡行間不僅展現了志恆老師細微觀察與洞悉世事的眼光,也是第一線助人者在實務現場最好的教戰手冊。
——陳素惠(玄奘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兼任助理教授、諮商心理師)

一直以來,我認識的志恆老師,是個充滿愛的人,他對親職教育的熱情,對孩子成長的積極參與,都很讓人感動。志恆老師幫助了迷惘的孩子,以及許多憂心不已的家長,他在本書寫下許多動人的故事,累積出一套協助孩子與家庭的思維和態度,非常適合家長和助人工作者。推薦給大人們閱讀,這本書,能讓我們獲得更圓滿的親子關係。
——吳姵瑩(諮商心理師、愛心理iSpace創辦人)

書裡寫的是青少年的困頓、父母的焦慮,但我更喜歡的是志恆以他一向誠懇、真摯、細膩的情感與文字功力,在字裡行間流露出來的溫柔心事,讓所有讀者,從心底開始悸動。
——林子翔(心理師、輔導教師、諮商博士候選人)

如果您總是很用心、很用力、很挫折地在愛孩子,邀請您一起透過志恆老師溫暖而樸實的文字,重新認識這「無力」世代下,我們和孩子間說不清的內在狀態,透過實務經驗「給力」的提醒,當我們安頓好自己時,也才能安頓孩子。
——林上能(成功高中輔導組長、臺灣阿德勒心理學會理事、臺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理事)

讀了志恆的文章之後,在想如果能在求學時就認識他,透過他的專業來撫慰我心中受傷的小孩,該有多好。看著書中的案例,想回到過去,藉由老師的溫暖引導,鼓起勇氣面對心中的陰影。現在的我有許多機會站上講臺,總是提醒自己,愛別人前要先學會愛自己,希望我們都能透過這本書將我礙你,變成我愛你。——陳星合(星合有限公司創辦人)

 

作者簡介

陳志恆
諮商心理師、作家,也是情緒調適專家。
小時候立志當上教育部長,長大後只想開個快樂電力公司。喜歡與人相處,卻患有權威恐懼症,內心住著不安分的靈魂。
曾終日與青少年孩子為伍,常以正經嚴肅的形象見人,卻被學生視為諧星。在經歷近十年的學校輔導教師生涯後,人生急轉彎,辭掉穩定的教職,離開校園,走入社區,遠大的心理助人夢正要展開……
著有《此人進廠維修中!:為心靈放個小假,安頓複雜的情緒》(究竟出版)。
學經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班畢業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高考及格(諮心字第001155號)
美國NLP大學認證高階訓練師(Master Trainer)
全球NLP訓練與諮詢社群(GTC)認證成員
臺灣神經語言程式學學會(TBNLP)常務理事
簡快身心積極療法訓練合格治療師
新竹市生命線協會員工協助服務中心(EAPC)合作講師
愛心理(iSpace)管理顧問公司特約講師
曾任國立彰化高商輔導教師、輔導主任
FB粉絲專頁:陳志恆諮商心理師https://www.facebook.com/ALguidance
Udn部落格:老師,可以和你聊一下嗎?http://blog.udn.com/heng711/article

目錄

推薦序  如果這是一本校園輔導手冊  余懷瑾
推薦序  看見實踐「愛的行動」的希望  胡嘉琪
學校教師、心理師齊聲推薦
前  言  嚴肅地看待每個來訪的生命
Part Ⅰ 受傷的孩子與渴求愛的靈魂
01孩子活的是誰的人生?
02當孩子口中只剩下「不知道」
03活在「無力世代」?
04都是they的錯!────當孩子出現「託付心態」
05只是「消極配合」?────當孩子不願再和你對話
06討愛的孩子?
07說不出口的困境?────當孩子出現問題行為時
08你是回到「孩子狀態」的大人嗎?
Part Ⅱ 壞掉的大人與令人窒息的愛
09你的一句話,傷了孩子一生
10孩子的未來,你決定?
11別讓孩子複製你的委屈
12現在的孩子很有事?
13為什麼孩子越罵越廢?
14為什麼你無法對孩子放手?
15沒有叛逆期的孩子們
16冷漠的大人與疏離的孩子
Part Ⅲ 在關係中帶給孩子更多的力量
17老師,你願意相信我嗎?
18成為他人身邊穩定而堅強的存在
19改變,一次一點點就好
20你是否不曾好好聽孩子把話說完?
21「微諮商」的力量
22助人工作者一定得「做點什麼」嗎?
23在真實的生活中了解自己────心理測驗的迷思
24剛剛好的陪伴
Part Ⅳ 那些從孩子身上學到的事
25是幫助孩子,還是幫助你自己?
26從陌生到熟悉
27慢慢來,比較快!
28你和孩子的互動是真誠的嗎?
29面對暴衝的靈魂,你準備好了嗎?
30青少年輔導諮商的售後服務
31傾聽的本事
32助人工作不只是良心事業,更是專業
結  語  在另一個場域中繼續守護孩子的成長

 

More books from Adolescence

Cover of the book The Three Keys of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with Teens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Consumed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You and Your Teenager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The Awkward Phase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Like Unto a Kaleidoscope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Raising Competent Teenagers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A Joosr Guide to... The Teenage Brain by Frances Jensen: A Neuroscientist's Survival Guide to Raising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Memories from the Heart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Live Through This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A Sweet Little Maid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My Twin Brother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Jeder Masturbiert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Going Forward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The Teen Owner's Manual by 陳志恆
Cover of the book Drug-Taking Behavior Among School-Aged Youth by 陳志恆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