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hor: | 馮客(Frank Dikotter) | ISBN: | 3179570848656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Publication: | December 30, 2016 |
Imprint: | 聯經出版 | Language: | Chinese |
Author: | 馮客(Frank Dikotter) |
ISBN: | 3179570848656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
Publication: | December 30, 2016 |
Imprint: | 聯經出版 |
Language: | Chinese |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場群眾運動,是一個人在用槍桿子運動群眾──王榮芬
在共黨幹部、政府官僚、解放軍和紅衛兵的鬥獸場之外,還有一段真正屬於普通中國人民的文革史。普遍中國人民在十年文革浩劫中究竟遭遇到怎樣的衝擊?他們如何面對毛澤東一人由上而下發起的報復清算運動?如何自保、甚至從中尋求新的生存空間?
當革命猛力搖撼建國以來形成的種種基層集體組織和權力結構時,計畫經濟體系也意外地隨之崩潰,這是毛澤東始料未及的結果。
馮客的《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就是要描述這場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為何發生?如何演變?留下了什麼樣的創傷和遺產?本書是從中國基層人民角度,揭露1962至1976年間,他們所經驗過的文化大革命真相。這種從人民歷史角度出發的書寫,有異於過去的一般研究。本書資料來自數百份檔案庫中的文件,其中大多數在這本書是首度被使用,包含紅衛兵受害者的詳細狀況、政治肅清的數據、針對農村情況所做的調查、工廠和作坊的問卷報告、警方的黑市報告,甚至還有村民寫的投訴信,關於文革的回憶錄,自費出版的「自印書」(由基層黨員、甚至普通民眾執筆撰寫,提供了官方記載中看不到的視角)、訪談紀錄等。本書嘗試將「大歷史的敘述」與曾經身處這場人倫悲劇之中那些男男女女的「故事」連結在一起。從處在政權頂端的領導人物,直到偏僻地區的窮困村民,大家都面臨過極度艱難的考驗,而他們當時做出的不同選擇,顛覆了世人的印象──世人通常認為毛澤東時期最後十年裡的幾億中國人都具有相當高的同質性。事實上,他們所做的種種抉擇加總起來,最終將國家推向了一個與毛澤東設想中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們沒有打擊殘存的資產階級文化,而是推翻了計畫經濟,使黨的意識形態空洞化。
馮客在《文化大革命》書裡提出,史達林過世之後,毛澤東相信自己應該已經成為全世界社會主義的最高領導人,這是他所追求的歷史定位。為了證明這一點,毛澤東在1958年發動大躍進,結果引來一場慘痛的失敗,許多同志和老戰友都認為毛澤東必須負起最大責任。
毛澤東為此憤恨難平,經過幾年思考之後,他再度出手,於1966年發起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源於毛澤東個人積怨憤怒的政治運動,他號召年輕人挺身為他戰鬥,肅清沒有人知道何時開始潛伏在黨內的「走資派」、「修正主義分子」、「階級敵人」,而且讓紅衛兵的矛頭指向他想要報復的政敵。
但是他的政敵們並非束手無策,他們早已學得了分化、轉移的手段,讓紅衛兵們分裂成許多派系,為了爭執「誰才是人民公敵」而內鬥不休。毛澤東當然不能就此罷手,於是呼籲全體中國人都必須投身文革,將運動的規模擴大到前所未見的程度,鋪天蓋地而來,混亂程度幾近內戰。
1968年,以林彪為首的軍隊出面接管了這片大混亂,國家的權力卻同時由黨組織轉移到軍方手中。隨著林彪聲勢日益上升,毛澤東的猜忌心也日益增長,最終導致了林彪叛逃身亡事件。
文化大革命使黨組織和軍隊都受到了創傷,飽經苦難因而堅韌的基層人民卻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應對方式,從集體組織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一點一滴地將計畫經濟埋入土中,為日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一扇大門。
※國際媒體一致推薦
卓越的研究,敏銳地剖析了那個喧鬧而難以捉摸的時代,馮客承續了他出色的前作,為我們述說了一段恐怖而難以置信的苦難故事。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如果這本書在中國流行,將會動搖中共政權的基礎……它絕對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代中國。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對於那些吞下了糖衣毒藥,聲稱當前繁榮的中國值得信任的人而言,馮客教授提供了解毒劑。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馮客對於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優秀的研究,是一本可以流暢閱讀的新書,讓我們完全看清毛澤東最後一次實驗,是一場估計錯誤、耗費無數人類成本的悲劇。
──《衛報》(The Guardian)
那個時代的狂熱撕毀了友誼和親情,更不用說它也毀了中共本身。馮客的新作強而有力地傳達了這個論點。
──《泰晤士报》(The Times)
馮客教授掌握了細節,言簡意賅地織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當代中國掛毯……這本光彩奪目的新書讓我們毫無懷疑,毛澤東幾乎毀滅了中國,而中國最新的獨裁者習近平繼承了毛所遺留下來的偏執狂熱。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馮客(Frank Dikotter)
1961年出生於荷蘭,曾任教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現為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自1992年以來出版過多部關於近現代中國的研究著作: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Imperfect Conceptions: Medical knowledge,Birth Defects and Eugenics in China、Crime, Punishment and the Prison in Modern China、Narcotic Culture: A History of Drugs in China、Exotic Commodities : 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China before Mao : The Age of Openness。2011年以《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榮獲塞繆爾‧約翰遜獎;《解放的悲劇:新中國革命史1945-4957》亦入圍了2014年歐威爾獎。
譯者:向淑容
曾任新聞編譯與《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編輯,關注文史、社會、保育等議題,支持婚姻平權及性別解放。譯有《鋼鐵人3電影小說》、《雷神索爾2電影小說》、《法拉利:一則稱霸F1賽道的義大利傳奇》、《練習8分鐘就靜心》、《國家地理:動物大車拚》等書。
譯者: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本田善彥《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凱斯?桑思汀《剪裁歧見:訂做民主社會的共識》、亞當.班福拉多《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等書。
這段歷史的焦點是人民!
文革爆發50週年,從人民視角重探文化大革命的真實歷史
當代中國史學家馮客經典力作──《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
2016年《金融時報》最佳歷史類選書
檢視中國社會底層如何經歷了一場文革魔幻之旅
更重要的是,埋葬了毛澤東主義。
文化大革命不是一場群眾運動,是一個人在用槍桿子運動群眾──王榮芬
在共黨幹部、政府官僚、解放軍和紅衛兵的鬥獸場之外,還有一段真正屬於普通中國人民的文革史。普遍中國人民在十年文革浩劫中究竟遭遇到怎樣的衝擊?他們如何面對毛澤東一人由上而下發起的報復清算運動?如何自保、甚至從中尋求新的生存空間?
當革命猛力搖撼建國以來形成的種種基層集體組織和權力結構時,計畫經濟體系也意外地隨之崩潰,這是毛澤東始料未及的結果。
馮客的《文化大革命:人民的歷史1962-1976》,就是要描述這場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為何發生?如何演變?留下了什麼樣的創傷和遺產?本書是從中國基層人民角度,揭露1962至1976年間,他們所經驗過的文化大革命真相。這種從人民歷史角度出發的書寫,有異於過去的一般研究。本書資料來自數百份檔案庫中的文件,其中大多數在這本書是首度被使用,包含紅衛兵受害者的詳細狀況、政治肅清的數據、針對農村情況所做的調查、工廠和作坊的問卷報告、警方的黑市報告,甚至還有村民寫的投訴信,關於文革的回憶錄,自費出版的「自印書」(由基層黨員、甚至普通民眾執筆撰寫,提供了官方記載中看不到的視角)、訪談紀錄等。本書嘗試將「大歷史的敘述」與曾經身處這場人倫悲劇之中那些男男女女的「故事」連結在一起。從處在政權頂端的領導人物,直到偏僻地區的窮困村民,大家都面臨過極度艱難的考驗,而他們當時做出的不同選擇,顛覆了世人的印象──世人通常認為毛澤東時期最後十年裡的幾億中國人都具有相當高的同質性。事實上,他們所做的種種抉擇加總起來,最終將國家推向了一個與毛澤東設想中截然不同的方向:他們沒有打擊殘存的資產階級文化,而是推翻了計畫經濟,使黨的意識形態空洞化。
馮客在《文化大革命》書裡提出,史達林過世之後,毛澤東相信自己應該已經成為全世界社會主義的最高領導人,這是他所追求的歷史定位。為了證明這一點,毛澤東在1958年發動大躍進,結果引來一場慘痛的失敗,許多同志和老戰友都認為毛澤東必須負起最大責任。
毛澤東為此憤恨難平,經過幾年思考之後,他再度出手,於1966年發起了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這是一場源於毛澤東個人積怨憤怒的政治運動,他號召年輕人挺身為他戰鬥,肅清沒有人知道何時開始潛伏在黨內的「走資派」、「修正主義分子」、「階級敵人」,而且讓紅衛兵的矛頭指向他想要報復的政敵。
但是他的政敵們並非束手無策,他們早已學得了分化、轉移的手段,讓紅衛兵們分裂成許多派系,為了爭執「誰才是人民公敵」而內鬥不休。毛澤東當然不能就此罷手,於是呼籲全體中國人都必須投身文革,將運動的規模擴大到前所未見的程度,鋪天蓋地而來,混亂程度幾近內戰。
1968年,以林彪為首的軍隊出面接管了這片大混亂,國家的權力卻同時由黨組織轉移到軍方手中。隨著林彪聲勢日益上升,毛澤東的猜忌心也日益增長,最終導致了林彪叛逃身亡事件。
文化大革命使黨組織和軍隊都受到了創傷,飽經苦難因而堅韌的基層人民卻逐漸發展出自己的應對方式,從集體組織的桎梏中掙脫出來,一點一滴地將計畫經濟埋入土中,為日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開啟了一扇大門。
※國際媒體一致推薦
卓越的研究,敏銳地剖析了那個喧鬧而難以捉摸的時代,馮客承續了他出色的前作,為我們述說了一段恐怖而難以置信的苦難故事。
──科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如果這本書在中國流行,將會動搖中共政權的基礎……它絕對有助於我們理解當代中國。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對於那些吞下了糖衣毒藥,聲稱當前繁榮的中國值得信任的人而言,馮客教授提供了解毒劑。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
馮客對於文化大革命作出了優秀的研究,是一本可以流暢閱讀的新書,讓我們完全看清毛澤東最後一次實驗,是一場估計錯誤、耗費無數人類成本的悲劇。
──《衛報》(The Guardian)
那個時代的狂熱撕毀了友誼和親情,更不用說它也毀了中共本身。馮客的新作強而有力地傳達了這個論點。
──《泰晤士报》(The Times)
馮客教授掌握了細節,言簡意賅地織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當代中國掛毯……這本光彩奪目的新書讓我們毫無懷疑,毛澤東幾乎毀滅了中國,而中國最新的獨裁者習近平繼承了毛所遺留下來的偏執狂熱。
──《星期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
作者/譯者簡介
作者:馮客(Frank Dikotter)
1961年出生於荷蘭,曾任教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現為香港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自1992年以來出版過多部關於近現代中國的研究著作:The Discourse of Race in Modern China 、 Sex, Culture and Modernity in China、The Construction of Racial Identities in China and Japan、Imperfect Conceptions: Medical knowledge,Birth Defects and Eugenics in China、Crime, Punishment and the Prison in Modern China、Narcotic Culture: A History of Drugs in China、Exotic Commodities : Modern Objects and Everyday Life in China、China before Mao : The Age of Openness。2011年以《毛澤東的大饑荒:1958-1962年的中國浩劫史》榮獲塞繆爾‧約翰遜獎;《解放的悲劇:新中國革命史1945-4957》亦入圍了2014年歐威爾獎。
譯者:向淑容
曾任新聞編譯與《國家地理》雜誌資深編輯,關注文史、社會、保育等議題,支持婚姻平權及性別解放。譯有《鋼鐵人3電影小說》、《雷神索爾2電影小說》、《法拉利:一則稱霸F1賽道的義大利傳奇》、《練習8分鐘就靜心》、《國家地理:動物大車拚》等書。
譯者:堯嘉寧
臺灣大學法律學碩士,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社會人類學碩士。現職為英/日文翻譯,譯有網野善彥《重新解讀日本史》、大貫惠美子《被扭曲的櫻花:美的意識與軍國主義》、本田善彥《台灣人的牽絆:搖擺在台灣、大陸與日本間的「三顆心」》、凱斯?桑思汀《剪裁歧見:訂做民主社會的共識》、亞當.班福拉多《不平等的審判: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告訴你,為何司法判決還是這麼不公平》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