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Nonfiction, History, Asian, Asia, Fiction & Literature,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Cover of the book 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ISBN: 3179570851649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October 9, 2018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ISBN: 3179570851649
Publisher: 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Publication: October 9, 2018
Imprint: 聯經出版
Language: Chinese

一百年,一百零一個故事。這是我的世紀!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他們寫下101篇「故事」,回顧百年臺灣文學!

12位「80世代」,透過故事的形式,獻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這是上一個文學百年的備忘錄,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給下一代的島嶼紀事。
從臺灣文學萌芽到正式誕生、爍爍火花迅速綻放,直至晝夜間動亂的希望明滅,《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以歷史為本,全新創作,在拼湊建構中,再現另一種更貼近常民生活的可能面貌,有別史料專著之龐雜細目,以時代思潮為段,從1900到2000年,一年一篇,是為上一個文學百年備忘,更期許島嶼後浪之不息;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

二十世紀的臺灣文學,是一場漫長的降生,徘徊著文學者們思考與困惑的身影。這些文字紀錄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因此你將看見一個人,默默結束了他的時代,看見被遺忘的故事,看見終戰之時,鏡頭的焦點,留在南洋的密林、留在忘了將死亡帶回來的那人;風車接收到光年外的電波,現代主義成為年代的底色,《劇場》反藝術的藝術家卻來到了臺前。故事的擇取,除反映寫作者敏銳的目光,確實也呈現了千禧後的二十年間,愈成熟、更新的臺灣文學研究成果。

※ 國內知名作家聯名推薦:
王聰威、甘耀明、祁立峰、李屏瑤、紀大偉、陳雪、楊双子、楊凱麟

※ 12位「80世代」的心靈史:
李時雍:故事的形式,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何敬堯:讓歷史能重生,幻化為照亮未來的光亮,無比祈願臺灣文學能在這座島嶼綻放出七彩斑斕的花園。
林妏霜:這些在時間裡慢慢成形的故事,也是為了記住因故被遺忘而從未過去的過去事。每一份詮釋不是為了確立任何邊界,可能更是試圖回應自己「從何說起」的諸多惑問與時差。
馬翊航:走入故事後,就得到了許多旅伴──一起寫下整個世代致島嶼的明信片吧。
陳允元:臺灣在世界之中!
盛浩偉:在我們的所知以外,臺灣文學史還藏著許多未知的故事,等待被發掘被記憶。
楊傑銘:臺灣的文學故事,作家的華麗時代。
詹閔旭:這本書是文學的故事,台灣的故事,每一位寫作者用一生換來的故事。
鄭芳婷:一百零一封情書,串起這座海島充滿皺摺與墨痕的百年記憶。
蔡林縉:於世界的光譜聆聽島嶼,百年絮語彼此牽繫而不孤寂。故事終將於未來彼端,為了存在和自由不斷前行。
蕭鈞毅:猶未知是文學的深夜或黎明的前夕,前輩們的生命,已在深林中留下了前行的足印。
顏訥:在國王嚴峻的面容前 少女用故事換取時間,驚險活過一千零一夜。 《百年降生》裡紀錄的不是天方夜譚,可每一個天色漸光的清晨,都能照出一張臉,恐懼又堅定,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終於,百年過去,他們用故事換取的,會是什麼呢?

■作者簡介

作者:李時雍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候選人。曾任《人間福報》副刊主編、《幼獅文藝》主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侯氏家族獎學金研究員。著有散文集《給愛麗絲》。

作者:何敬堯
臺中人,一九八五年生,小說家,創作橫跨奇幻、歷史、推理。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清大台文所。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出版有:小說《怪物們的迷宮》、《華麗島軼聞:鍵》(合著)、《妖怪鳴歌錄Formosa》,編纂《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

作者:林妏霜
一九八一年生。時差庫存者。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畢業,現為博士生。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台文館台灣文學研究獎助、文化部藝術新秀補助等。碩論以歌曲切入解嚴後的台灣電影,書寫異質文化與記憶。著有小說集《配音》。

作者:馬翊航
一九八二年生,池上長大的卑南族,父親來自Kasavakan部落。臺大臺文所博士,現為《幼獅文藝》主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陳允元
一九八一年生。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目宿媒體文學顧問。學術關鍵字為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現代主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與黃亞歷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獲台北國際書展年度編輯大獎、金鼎獎。

作者:盛浩偉
1988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著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等。

作者:楊傑銘
一九八二年生,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主編。

作者:詹閔旭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2010)、美國UCLA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2012-2013)。著作《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2013),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2015,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

作者:鄭芳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12年獲亞洲表演學會研究新進獎。研究領域包括:臺灣戲劇、表演理論、酷兒批判、島嶼論述。作品散見於Asian Theatre Journal、Third Text、《戲劇研究》、《考古人類學刊》、《女學學誌》等期刊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作者:蔡林縉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現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電影研究、詩學等領域。目前專注華語語系、定居殖民主義的研究框架和臺灣文學與文化生產之間的關連。

作者:蕭鈞毅
1988年生,清大台文所博士生。曾獲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等文學獎若干。作品入選九歌出版《一O四小說選》,曾任電子書評刊物《秘密讀者》編輯同仁之一。主攻小說書寫與小說評論,研究則遙遙無期。

作者:顏訥
1985年生,城市裡的鄉下人。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文章散見各副刊、雜誌、UDN鳴人堂與BIOS Monthly專欄,文學直播節目「作家事」主持人之一。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創作以散文與評論為主,著有散文集《幽魂訥訥》。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一百年,一百零一個故事。這是我的世紀!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他們寫下101篇「故事」,回顧百年臺灣文學!

12位「80世代」,透過故事的形式,獻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這是上一個文學百年的備忘錄,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給下一代的島嶼紀事。
從臺灣文學萌芽到正式誕生、爍爍火花迅速綻放,直至晝夜間動亂的希望明滅,《百年降生:1900-2000臺灣文學故事》以歷史為本,全新創作,在拼湊建構中,再現另一種更貼近常民生活的可能面貌,有別史料專著之龐雜細目,以時代思潮為段,從1900到2000年,一年一篇,是為上一個文學百年備忘,更期許島嶼後浪之不息;屬於「福爾摩沙」的百年風華。

二十世紀的臺灣文學,是一場漫長的降生,徘徊著文學者們思考與困惑的身影。這些文字紀錄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因此你將看見一個人,默默結束了他的時代,看見被遺忘的故事,看見終戰之時,鏡頭的焦點,留在南洋的密林、留在忘了將死亡帶回來的那人;風車接收到光年外的電波,現代主義成為年代的底色,《劇場》反藝術的藝術家卻來到了臺前。故事的擇取,除反映寫作者敏銳的目光,確實也呈現了千禧後的二十年間,愈成熟、更新的臺灣文學研究成果。

※ 國內知名作家聯名推薦:
王聰威、甘耀明、祁立峰、李屏瑤、紀大偉、陳雪、楊双子、楊凱麟

※ 12位「80世代」的心靈史:
李時雍:故事的形式,照亮了歷史的空缺,留了微光,給所有在長夜寫作的人們、給底層的心靈、給無名者。
何敬堯:讓歷史能重生,幻化為照亮未來的光亮,無比祈願臺灣文學能在這座島嶼綻放出七彩斑斕的花園。
林妏霜:這些在時間裡慢慢成形的故事,也是為了記住因故被遺忘而從未過去的過去事。每一份詮釋不是為了確立任何邊界,可能更是試圖回應自己「從何說起」的諸多惑問與時差。
馬翊航:走入故事後,就得到了許多旅伴──一起寫下整個世代致島嶼的明信片吧。
陳允元:臺灣在世界之中!
盛浩偉:在我們的所知以外,臺灣文學史還藏著許多未知的故事,等待被發掘被記憶。
楊傑銘:臺灣的文學故事,作家的華麗時代。
詹閔旭:這本書是文學的故事,台灣的故事,每一位寫作者用一生換來的故事。
鄭芳婷:一百零一封情書,串起這座海島充滿皺摺與墨痕的百年記憶。
蔡林縉:於世界的光譜聆聽島嶼,百年絮語彼此牽繫而不孤寂。故事終將於未來彼端,為了存在和自由不斷前行。
蕭鈞毅:猶未知是文學的深夜或黎明的前夕,前輩們的生命,已在深林中留下了前行的足印。
顏訥:在國王嚴峻的面容前 少女用故事換取時間,驚險活過一千零一夜。 《百年降生》裡紀錄的不是天方夜譚,可每一個天色漸光的清晨,都能照出一張臉,恐懼又堅定,繼續把故事說下去 終於,百年過去,他們用故事換取的,會是什麼呢?

■作者簡介

作者:李時雍
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博士候選人。曾任《人間福報》副刊主編、《幼獅文藝》主編、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侯氏家族獎學金研究員。著有散文集《給愛麗絲》。

作者:何敬堯
臺中人,一九八五年生,小說家,創作橫跨奇幻、歷史、推理。畢業於臺大外文系、清大台文所。獲全球華文青年文學獎、臺大文學獎。出版有:小說《怪物們的迷宮》、《華麗島軼聞:鍵》(合著)、《妖怪鳴歌錄Formosa》,編纂《妖怪臺灣:三百年島嶼奇幻誌》。

作者:林妏霜
一九八一年生。時差庫存者。清華大學台文所碩士畢業,現為博士生。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獎、台文館台灣文學研究獎助、文化部藝術新秀補助等。碩論以歌曲切入解嚴後的台灣電影,書寫異質文化與記憶。著有小說集《配音》。

作者:馬翊航
一九八二年生,池上長大的卑南族,父親來自Kasavakan部落。臺大臺文所博士,現為《幼獅文藝》主編,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作者:陳允元
一九八一年生。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所碩士,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所博士。現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目宿媒體文學顧問。學術關鍵字為殖民地時期臺灣文學與現代主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首獎等。著有詩集《孔雀獸》(2011)。與黃亞歷合編《日曜日式散步者:風車詩社及其時代》(2016),獲台北國際書展年度編輯大獎、金鼎獎。

作者:盛浩偉
1988年生,臺灣大學日文系、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班畢業。曾獲台積電青年學生文學獎、時報文學獎等。著有《名為我之物》,合著有《華麗島軼聞:鍵》、《終戰那一天》等。

作者:楊傑銘
一九八二年生,靜宜大學閱讀書寫創意研發中心助理教授,南十字星文化工作室有限公司主編。

作者:詹閔旭
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任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人(2010)、美國UCLA大學亞洲語言與文化系訪問學人(2012-2013)。著作《認同與恥辱:華語語系脈絡下的當代台灣文學生產》(2013),譯作《搜尋的日光:楊牧的跨文化詩學》(2015,與施俊州、曾珍珍合譯)。

作者:鄭芳婷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劇場表演博士,現為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2012年獲亞洲表演學會研究新進獎。研究領域包括:臺灣戲劇、表演理論、酷兒批判、島嶼論述。作品散見於Asian Theatre Journal、Third Text、《戲劇研究》、《考古人類學刊》、《女學學誌》等期刊及各藝術評論雜誌。

作者:蔡林縉
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學士、現代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亞洲語言文化系博士候選人。研究興趣包含臺灣現當代文學、電影研究、詩學等領域。目前專注華語語系、定居殖民主義的研究框架和臺灣文學與文化生產之間的關連。

作者:蕭鈞毅
1988年生,清大台文所博士生。曾獲臺北文學獎小說首獎、林榮三文學獎小說首獎等文學獎若干。作品入選九歌出版《一O四小說選》,曾任電子書評刊物《秘密讀者》編輯同仁之一。主攻小說書寫與小說評論,研究則遙遙無期。

作者:顏訥
1985年生,城市裡的鄉下人。清華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文章散見各副刊、雜誌、UDN鳴人堂與BIOS Monthly專欄,文學直播節目「作家事」主持人之一。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創作以散文與評論為主,著有散文集《幽魂訥訥》。

More books from Literary Theory & Criticism

Cover of the book The 'Fair Youth' and the 'Dark Lady' in Shakespeare's sonnet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the Poetic Persona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Rubén Darío and the Romantic Search for Unity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Les Bretons, poème de M. Brizeux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La esfera de las rutas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Text-Based Research and Teaching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The Complete Non-Fictional Works of Rudyard Kipling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Extraordinary Bodies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Все наизусть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Les Anges meurent de nos blessures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Aurélien de Louis Aragon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Summary of Skin Game by Jim Butcher | Conversation Starters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Flashman at the Charge by George MacDonald Fraser Summary & Study Guide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Outsiders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Cover of the book Le Livre du courtisan de Baldassarre Castiglione by 李時雍、何敬堯、林妏霜、馬翊航、陳允元、盛浩偉、楊傑銘、詹閔旭、鄭芳婷、蔡林縉、蕭鈞毅、顏訥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