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峴港‧會安‧美山聖地

Nonfiction, Travel, Asia, Southeast
Cover of the book 越南─峴港‧會安‧美山聖地 by , 城邦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ISBN: 3111000000080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December 20, 2016
Imprint: 墨刻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ISBN: 3111000000080
Publisher: 城邦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December 20, 2016
Imprint: 墨刻
Language: Chinese

位於中越門戶的峴港,是全越南第4大都市,面積942平方公里,擁有68萬人口。韓江(Sông Hàn)流經市區的東邊,自從會安淤積之後,峴港便成為19世紀時越南中部最重要的港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1858年法國和西班牙攻打越南中部時,便以峴港為主要入口;1965年美軍第一部隊亦在此登陸,於法軍撤退後,它成為美軍的重要基地。
越戰期間隨著美軍的到來,峴港也因之繁榮,成為僅次於胡志明市的南越第2大城;1975年解放以後,北越政府禁止資本主義式的夜生活,峴港的繁榮成為昔日黃花;不過近年來的改革開放,峴港似乎又重拾舊日的風采。
峴港市區景點較少,來到這裡除了占婆博物館及距市區8公里的五行山外,不妨到位於韓江畔的韓市場(Ch Hàn) 逛逛, 看看峴港人的日常生活,還可順道嘗嘗中部特產──造型可愛的夫妻糕!

位於秋盤河(Sông Thu Bn)的北面,詩情畫意的會安古鎮,是16~18世紀時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港之一,當時稱之為海埔(Hi Ph),歐洲人則可能因為轉音之故,稱之為"Faifo"。在它的全盛時期,這裡雲集著從荷蘭、葡萄牙、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商船,其中又以中、日的商船最多。
中國和日本的商船帶來了錦緞、紙張、毛筆,而從會安購回木材、香料、犀牛角、象牙等等。海洋航運必須乘著季風,因此中國商船多半在10~4月趁著東北季風由中國南下,直到6~9月的西南季風時才北返,中間有段空檔,這些商人因此就在此定居下來,會安也成了最早出現旅越華僑的城市。由於中、日商人日益增多,會安也開始有了中國區和日本區,日本區以日本橋為起點,但是因為18世紀末起日本實行海禁政策,使得中國區的範圍擴張到日本區,所以現今會安城裡可見到許多中式會館和古宅邸。直到19世紀後期,連接會安和大海的秋盤河淤積,港口因而向北移到今天的峴港,會安自此沒落,直到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人的眼光才再度回到這個曾經風雲一時的海港。
漫步在會安老街,民家、會館、寺廟、市場、碼頭等各種不同式樣的建築如此集中於會安古市,沿著老街櫛次鱗比,一家緊接著另一家,為中古時期象徵東方的城市提供一個最佳例證。那不是陌生的古城,那麼多的會館,映入眼簾的都是熟悉的中文;而且它還在呼吸,走入它的中央市場,你就會感到這座老城是多麼的有活力!秋盤河雖淤塞,但它還沒死,市場的盡頭就是昔日的碼頭,這裡依然聚集著擺渡的老婦,她們就是會安的脈搏。
每個月的農曆14日的會安,更顯特殊的容顏:入夜後的會安老街,家家戶戶關上電燈和霓虹燈,掛上那一盞盞由當地少女的巧手所糊成的燈籠,點燃古市最嫵媚的氣質;秋盤河上也飄蕩點點如螢火般的水燈,在河畔開啟了月圓慶典。如果時間許可,拜訪會安的時間最好安排在這此時,將為你的古鎮行旅,增添更多色彩。

名列世界遺產之一的美山聖地,是曾經繁盛一時的占婆(Champa)帝國的宗教中心,雖然占婆帝國現已不存在,但這個曾在4~12 世紀雄霸越南中部的帝國,留下許多令人驚異的大型印度教建築,其中又以美山聖地的規模最大,堪與柬埔寨的吳哥寺(Angkor Wat)比擬,可惜的是經過近代頻繁又無情的戰爭洗禮,以致遺蹟更形殘破。
占族人以海上貿易為主要經濟來源,他們以盛產的檀香木、肉桂、胡椒、象牙、犀牛角、玳瑁等,與中國、日本、印度等地往來貿易,是波斯到中國東南這條海上絲路的重要環節。同時,他們也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北抗大越和中國,西與吳哥帝國征戰;與吳哥帝國的爭戰,被生動地記錄在巴揚寺(Bayon)的壁畫裡。從戰爭所得的俘虜,也是占族人貿易的貨品之一。
最早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因此在美山所看到的建築屬於印度式,崇奉的也都是印度神祇;10世紀起,占婆帝國開始受大乘佛教形響;到了13世紀前後,海上貿易帶來了伊斯蘭教,改變多數占人的信仰,獨留占婆塔裡的印度神像,見證過往的歷史。
占婆的建築型式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有不冋石特色,考古學家根據該藝術特色首先被發現的地點來命名,歸納出下列幾個藝術態及時期。在美山聖地的入口,現在設有展廳展示相關的文化資料,但最精彩的占婆雕刻,則是在峴港的占婆博物館,這兩處地點可安排一起參觀,可更加深對占婆文化的體會。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位於中越門戶的峴港,是全越南第4大都市,面積942平方公里,擁有68萬人口。韓江(Sông Hàn)流經市區的東邊,自從會安淤積之後,峴港便成為19世紀時越南中部最重要的港口。由於地理位置的特殊,1858年法國和西班牙攻打越南中部時,便以峴港為主要入口;1965年美軍第一部隊亦在此登陸,於法軍撤退後,它成為美軍的重要基地。
越戰期間隨著美軍的到來,峴港也因之繁榮,成為僅次於胡志明市的南越第2大城;1975年解放以後,北越政府禁止資本主義式的夜生活,峴港的繁榮成為昔日黃花;不過近年來的改革開放,峴港似乎又重拾舊日的風采。
峴港市區景點較少,來到這裡除了占婆博物館及距市區8公里的五行山外,不妨到位於韓江畔的韓市場(Ch Hàn) 逛逛, 看看峴港人的日常生活,還可順道嘗嘗中部特產──造型可愛的夫妻糕!

位於秋盤河(Sông Thu Bn)的北面,詩情畫意的會安古鎮,是16~18世紀時東南亞最重要的國際港之一,當時稱之為海埔(Hi Ph),歐洲人則可能因為轉音之故,稱之為"Faifo"。在它的全盛時期,這裡雲集著從荷蘭、葡萄牙、中國、日本、印度以及其他國家的商船,其中又以中、日的商船最多。
中國和日本的商船帶來了錦緞、紙張、毛筆,而從會安購回木材、香料、犀牛角、象牙等等。海洋航運必須乘著季風,因此中國商船多半在10~4月趁著東北季風由中國南下,直到6~9月的西南季風時才北返,中間有段空檔,這些商人因此就在此定居下來,會安也成了最早出現旅越華僑的城市。由於中、日商人日益增多,會安也開始有了中國區和日本區,日本區以日本橋為起點,但是因為18世紀末起日本實行海禁政策,使得中國區的範圍擴張到日本區,所以現今會安城裡可見到許多中式會館和古宅邸。直到19世紀後期,連接會安和大海的秋盤河淤積,港口因而向北移到今天的峴港,會安自此沒落,直到199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人的眼光才再度回到這個曾經風雲一時的海港。
漫步在會安老街,民家、會館、寺廟、市場、碼頭等各種不同式樣的建築如此集中於會安古市,沿著老街櫛次鱗比,一家緊接著另一家,為中古時期象徵東方的城市提供一個最佳例證。那不是陌生的古城,那麼多的會館,映入眼簾的都是熟悉的中文;而且它還在呼吸,走入它的中央市場,你就會感到這座老城是多麼的有活力!秋盤河雖淤塞,但它還沒死,市場的盡頭就是昔日的碼頭,這裡依然聚集著擺渡的老婦,她們就是會安的脈搏。
每個月的農曆14日的會安,更顯特殊的容顏:入夜後的會安老街,家家戶戶關上電燈和霓虹燈,掛上那一盞盞由當地少女的巧手所糊成的燈籠,點燃古市最嫵媚的氣質;秋盤河上也飄蕩點點如螢火般的水燈,在河畔開啟了月圓慶典。如果時間許可,拜訪會安的時間最好安排在這此時,將為你的古鎮行旅,增添更多色彩。

名列世界遺產之一的美山聖地,是曾經繁盛一時的占婆(Champa)帝國的宗教中心,雖然占婆帝國現已不存在,但這個曾在4~12 世紀雄霸越南中部的帝國,留下許多令人驚異的大型印度教建築,其中又以美山聖地的規模最大,堪與柬埔寨的吳哥寺(Angkor Wat)比擬,可惜的是經過近代頻繁又無情的戰爭洗禮,以致遺蹟更形殘破。
占族人以海上貿易為主要經濟來源,他們以盛產的檀香木、肉桂、胡椒、象牙、犀牛角、玳瑁等,與中國、日本、印度等地往來貿易,是波斯到中國東南這條海上絲路的重要環節。同時,他們也是驍勇善戰的民族,北抗大越和中國,西與吳哥帝國征戰;與吳哥帝國的爭戰,被生動地記錄在巴揚寺(Bayon)的壁畫裡。從戰爭所得的俘虜,也是占族人貿易的貨品之一。
最早以婆羅門教為國教,因此在美山所看到的建築屬於印度式,崇奉的也都是印度神祇;10世紀起,占婆帝國開始受大乘佛教形響;到了13世紀前後,海上貿易帶來了伊斯蘭教,改變多數占人的信仰,獨留占婆塔裡的印度神像,見證過往的歷史。
占婆的建築型式隨著時代的改變也有不冋石特色,考古學家根據該藝術特色首先被發現的地點來命名,歸納出下列幾個藝術態及時期。在美山聖地的入口,現在設有展廳展示相關的文化資料,但最精彩的占婆雕刻,則是在峴港的占婆博物館,這兩處地點可安排一起參觀,可更加深對占婆文化的體會。

More books from Southeast

Cover of the book American Guerrilla by
Cover of the book Singapore by
Cover of the book The Malayan Life of Ferdach O'Haney by
Cover of the book How Not To Get Murdered In Thailand by
Cover of the book Bangkok and Chiang Mai On a Rope by
Cover of the book Libro Vocabolario Vietnamita: Un Approccio Basato sugli Argomenti by
Cover of the book Fucili contro Burma. Giungla, oppio e religione: la guerra dei Kachin by
Cover of the book 越南.柬埔寨.緬甸.寮國 by
Cover of the book Travel eGuide: Phuket by
Cover of the book Bokor National Park by
Cover of the book Land of Jade: A Journey from India through Northern Burma to China by
Cover of the book Bangkok Babylon by
Cover of the book Motherless Tongues by
Cover of the book Insight Guides Pocket Thailand (Travel Guide eBook) by
Cover of the book From Jungle to Java by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