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Amnesia: Tiananmen Revisited

Nonfiction, History, Asian, China, Social & Cultural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Politics, History & Theory
Cover of the book 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 by 林慕蓮,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林慕蓮 ISBN: 3069578654642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May 8, 2019
Imprint: 八旗文化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林慕蓮
ISBN: 3069578654642
Publisher: 讀書共和國出版集團
Publication: May 8, 2019
Imprint: 八旗文化
Language: Chinese

三十年前,他們懷抱熱血與夢想,試圖改變中國。
三十年後,他們仍是國家的敵人,人生支離破碎。

  中共企圖以恐怖與謊言消滅真相,但曾經的暴行與傷痛不會被人們忘記。

  1997年,九月,被軟禁已經長達八年的前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向中共高層上書,希望在21世紀結束前、迎向新世紀的關鍵時刻,針對「六四」事件重新評估,實事求是,還給這群愛國學生一個公道,摘除「反黨反社會主義」這項莫須有的罪名……

  直到今天,又過了二十多年,六四屆滿三十週年,中國政府對六四的態度不但沒有改變,反而益加蠻橫、粗暴,企圖以鋪天蓋地的手段,將這段歷史從人民的記憶中徹底抹去。封鎖新聞、竄改教科書、對異議人士人身自由的箝制、全面性的新聞與網路言論審查、在敏感日期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監控,給予服從妥協的人就業保障與升遷管道等等,種種在自由民主國家無法想像的人權侵犯,成為中國百姓的生活日常。如民運領袖王丹所言,「黑色專制」與「紅色恐怖」讓大多數人民噤若寒蟬。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作者以全球知名的「坦克人」照片詢問了100位在北京四所大學就讀的大學生,只有15位能正確辨認該照片的意義。而這15位學生或是選擇對此敏感議題避而不談,或是甚至內化了中共的官方意識形態,相信對天安門事件的軍事鎮壓是正確的處置。

  「我寫的是集體遺忘給一個人和一個群體什麼樣的代價,我還寫了那些還記得住的人,他們為了記住六四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林慕蓮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包括學生領袖張銘、吾爾開希、奉命鎮壓清場的小兵陳光、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以及受害者家屬,包括「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丁子霖、成都的唐德英等人,也記錄了王丹、柴玲、劉曉波等人之事蹟或他們對六四運動的看法──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後續的囚禁、流亡、抗爭,中國政府對他們永無寧日的監控與打壓,以及三十年來他們如何反思當年的運動、如何面對難以撫平的創痛、如何面對逐漸被社會邊緣化與遺忘,如何在國家暴力下選擇妥協,或是,如何堅定不移地持續為了平反六四而奮戰不懈……

  《重返天安門》不僅只是對天安門事件的歷史回顧,更著重於挖掘1989年之後參與者的生命經驗,透過他們的人生描繪出中國政府如何有計畫、有規模地剷除任何與八九、六四、天安門有關的歷史記憶。這種集體的失憶無疑對參與者不僅不公,更是殘酷的傷害,他們曾經的奮鬥、光榮、苦痛不僅不被承認,甚至成為禁忌。然而,集體失憶對中國社會整體造成的傷害更是無法估量。在特別收錄的〈台灣版作者自序〉中林慕蓮指出,「當公共事件的記憶被壓抑時,社會就無法追究相關責任、反省檢討,並讓為惡的罪犯付出代價。對今日一些年輕世代的中國人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無知不僅很重要,甚至是必要的。」當一個民族拒絕正視自身的過錯與缺陷,無法檢討與反省,道德沉淪似乎就是必然的。環視今日中國的諸般社會與精神危機,否定六四、掩蓋歷史真相的危害可說是致命的。

得獎紀錄

  ※2014年《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2015年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卓越新聞獎決選
  ※2015年吉爾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Award)入圍
  ※《紐約時報書評》:「1989年之後,探討天安門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最好的分析之一。」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王丹(六四民運領袖)、尤美女(立法委員)
  ★勿忘六四聯合推薦: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汪浩(作家、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李惠仁(導演)、葉浩(政大政治系副教授)、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蔡詩萍(作家、資深媒體人)

媒體好評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天安門文件》編輯):「林慕蓮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代中國人的內在不一致。在北京血腥鎮壓民主示威抗議的二十五年後,如今的中國政府繼續讓這個國家遺忘歷史,讓記得過去的人失去聲音,讓試圖探索的人無能為力。但真相從不會就此消失,只會找到新的出口。作者讓全世界重新聽到沉默目擊者的聲音,讓我們看見中國和諧表象下的潛藏夢魘。」

  夏偉(Orville H. Schell,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前任柏克萊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富國強兵之後》作者):「林慕蓮在《重返天安門》中以優美的筆法呈現潛心研究的成果,將失落的碎片重新拼回一九八九年的原貌,提醒我們一個無法回憶過去的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變得虛無飄渺,以假為真。」

  保羅.法蘭奇(Paul French,《中國經濟季刊》與《中國經濟評論》專欄作家,《午夜北平》作者):「資深記者林慕蓮在《重返天安門》中以純熟的技巧,將不願沉默的聲音編織成一股抵抗的力量,帶領我們一同回到現代中國最關鍵的時刻。」

  黃明珍(《神州怨》與《尋找戰友》作者):「要了解中國如何藉由散播集體失憶將自己打造成下一個經濟強權,你不能不讀這本書。」

  沈彤(六四學生領袖之一,《幾乎是場革命》作者):「極為動人的一本書──思慮縝密、觀察入微、勇敢無畏。書中的人物與故事呈現出中國各種層次的面貌,並提醒著我們,這個國家為了成為新興世界強權,讓許多人稱讚可以與西方民主分庭抗禮的同時,犧牲了多少人性。」

  艾明德(Adam Minter,《彭博新聞》駐上海記者、《一噸垃圾值多少錢》作者):「作者重現1989年的現場,以充滿人性的筆觸敲擊我們的心。她將歷史帶到當代人的門前,讓我們看見自己與那些倖存者以及塑造歷史和悲劇的共犯並無二致。《重返天安門》是一部完全原創的歷史著作,它將改變人們對1989年中國的理解與感受。」

  《經濟學人》:「在天安門血腥鎮壓事件的二十五年之後,依然有新的細節不斷浮出水面。這位美國國家廣播電台的記者,將散落各處的碎片拼回應有的位置,讓西方的讀者以及1989年後對天安門幾乎一無所知的新一代中國人,看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作者勇敢地探索真相……筆觸充滿溫度,在具體的生命故事與整個時代的宏觀描述之間游刃有餘地切換,並在兩者之間穿插許多辛酸的小插曲」

  《時代》(The Times):「林慕蓮的這本書充滿著縈繞不去的生靈之聲。他們打破沉默,重新挖出被中共官方埋藏的集體記憶。此外,作者還揭露出另一個少被注意的傷口:成都的鎮壓事件。成都的故事也許不像天安門那麼有名,但血腥程度卻不遑多讓。」

  《文學評論》(The Literary Review):「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中國用什麼方法讓十四億百姓接受了政府的思想審查。如今即使是那些在美國頂尖開明的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也沉浸於共產黨的虛假愛國主義之中,無法接受他們國家的歷史除了共產黨的官方說法之外,可能還有另一種真實。」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三十年前,他們懷抱熱血與夢想,試圖改變中國。
三十年後,他們仍是國家的敵人,人生支離破碎。

  中共企圖以恐怖與謊言消滅真相,但曾經的暴行與傷痛不會被人們忘記。

  1997年,九月,被軟禁已經長達八年的前任中共總書記趙紫陽向中共高層上書,希望在21世紀結束前、迎向新世紀的關鍵時刻,針對「六四」事件重新評估,實事求是,還給這群愛國學生一個公道,摘除「反黨反社會主義」這項莫須有的罪名……

  直到今天,又過了二十多年,六四屆滿三十週年,中國政府對六四的態度不但沒有改變,反而益加蠻橫、粗暴,企圖以鋪天蓋地的手段,將這段歷史從人民的記憶中徹底抹去。封鎖新聞、竄改教科書、對異議人士人身自由的箝制、全面性的新聞與網路言論審查、在敏感日期對天安門廣場進行監控,給予服從妥協的人就業保障與升遷管道等等,種種在自由民主國家無法想像的人權侵犯,成為中國百姓的生活日常。如民運領袖王丹所言,「黑色專制」與「紅色恐怖」讓大多數人民噤若寒蟬。

  本書作者林慕蓮在派駐北京的期間驚訝地發現,不僅一般老百姓對天安門事件默不作聲,即使是在頂尖學府、受過嚴格學術培訓的大學生都對之一無所知。作者以全球知名的「坦克人」照片詢問了100位在北京四所大學就讀的大學生,只有15位能正確辨認該照片的意義。而這15位學生或是選擇對此敏感議題避而不談,或是甚至內化了中共的官方意識形態,相信對天安門事件的軍事鎮壓是正確的處置。

  「我寫的是集體遺忘給一個人和一個群體什麼樣的代價,我還寫了那些還記得住的人,他們為了記住六四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林慕蓮

  林慕蓮因此決心寫下《重返天安門:在失憶的人民共和國,追尋六四的歷史真相》。在本書中,作者採訪了多位直接、間接參與天安門事件的人物,包括學生領袖張銘、吾爾開希、奉命鎮壓清場的小兵陳光、趙紫陽的秘書鮑彤,以及受害者家屬,包括「天安門母親」張先玲、丁子霖、成都的唐德英等人,也記錄了王丹、柴玲、劉曉波等人之事蹟或他們對六四運動的看法──他們在廣場上的親眼所見、後續的囚禁、流亡、抗爭,中國政府對他們永無寧日的監控與打壓,以及三十年來他們如何反思當年的運動、如何面對難以撫平的創痛、如何面對逐漸被社會邊緣化與遺忘,如何在國家暴力下選擇妥協,或是,如何堅定不移地持續為了平反六四而奮戰不懈……

  《重返天安門》不僅只是對天安門事件的歷史回顧,更著重於挖掘1989年之後參與者的生命經驗,透過他們的人生描繪出中國政府如何有計畫、有規模地剷除任何與八九、六四、天安門有關的歷史記憶。這種集體的失憶無疑對參與者不僅不公,更是殘酷的傷害,他們曾經的奮鬥、光榮、苦痛不僅不被承認,甚至成為禁忌。然而,集體失憶對中國社會整體造成的傷害更是無法估量。在特別收錄的〈台灣版作者自序〉中林慕蓮指出,「當公共事件的記憶被壓抑時,社會就無法追究相關責任、反省檢討,並讓為惡的罪犯付出代價。對今日一些年輕世代的中國人來說,為了保護自己,無知不僅很重要,甚至是必要的。」當一個民族拒絕正視自身的過錯與缺陷,無法檢討與反省,道德沉淪似乎就是必然的。環視今日中國的諸般社會與精神危機,否定六四、掩蓋歷史真相的危害可說是致命的。

得獎紀錄

  ※2014年《經濟學人》年度選書
  ※2015年紐約公共圖書館海倫伯恩斯坦(Helen Bernstein Book Award)卓越新聞獎決選
  ※2015年吉爾伯圖書獎(Lionel Gelber Award)入圍
  ※《紐約時報書評》:「1989年之後,探討天安門事件對中國的影響最好的分析之一。」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王丹(六四民運領袖)、尤美女(立法委員)
  ★勿忘六四聯合推薦: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副研究員)、汪浩(作家、牛津大學國際關係學博士)、李惠仁(導演)、葉浩(政大政治系副教授)、楊憲宏(台灣關懷中國人權聯盟創會理事長)、蔡詩萍(作家、資深媒體人)

媒體好評

  黎安友(Andrew J. Nathan,哥倫比亞大學政治系教授、《天安門文件》編輯):「林慕蓮一針見血地指出當代中國人的內在不一致。在北京血腥鎮壓民主示威抗議的二十五年後,如今的中國政府繼續讓這個國家遺忘歷史,讓記得過去的人失去聲音,讓試圖探索的人無能為力。但真相從不會就此消失,只會找到新的出口。作者讓全世界重新聽到沉默目擊者的聲音,讓我們看見中國和諧表象下的潛藏夢魘。」

  夏偉(Orville H. Schell,亞洲協會美中關係中心主任、前任柏克萊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富國強兵之後》作者):「林慕蓮在《重返天安門》中以優美的筆法呈現潛心研究的成果,將失落的碎片重新拼回一九八九年的原貌,提醒我們一個無法回憶過去的國家,是如何一步步變得虛無飄渺,以假為真。」

  保羅.法蘭奇(Paul French,《中國經濟季刊》與《中國經濟評論》專欄作家,《午夜北平》作者):「資深記者林慕蓮在《重返天安門》中以純熟的技巧,將不願沉默的聲音編織成一股抵抗的力量,帶領我們一同回到現代中國最關鍵的時刻。」

  黃明珍(《神州怨》與《尋找戰友》作者):「要了解中國如何藉由散播集體失憶將自己打造成下一個經濟強權,你不能不讀這本書。」

  沈彤(六四學生領袖之一,《幾乎是場革命》作者):「極為動人的一本書──思慮縝密、觀察入微、勇敢無畏。書中的人物與故事呈現出中國各種層次的面貌,並提醒著我們,這個國家為了成為新興世界強權,讓許多人稱讚可以與西方民主分庭抗禮的同時,犧牲了多少人性。」

  艾明德(Adam Minter,《彭博新聞》駐上海記者、《一噸垃圾值多少錢》作者):「作者重現1989年的現場,以充滿人性的筆觸敲擊我們的心。她將歷史帶到當代人的門前,讓我們看見自己與那些倖存者以及塑造歷史和悲劇的共犯並無二致。《重返天安門》是一部完全原創的歷史著作,它將改變人們對1989年中國的理解與感受。」

  《經濟學人》:「在天安門血腥鎮壓事件的二十五年之後,依然有新的細節不斷浮出水面。這位美國國家廣播電台的記者,將散落各處的碎片拼回應有的位置,讓西方的讀者以及1989年後對天安門幾乎一無所知的新一代中國人,看見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紐約書評》(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作者勇敢地探索真相……筆觸充滿溫度,在具體的生命故事與整個時代的宏觀描述之間游刃有餘地切換,並在兩者之間穿插許多辛酸的小插曲」

  《時代》(The Times):「林慕蓮的這本書充滿著縈繞不去的生靈之聲。他們打破沉默,重新挖出被中共官方埋藏的集體記憶。此外,作者還揭露出另一個少被注意的傷口:成都的鎮壓事件。成都的故事也許不像天安門那麼有名,但血腥程度卻不遑多讓。」

  《文學評論》(The Literary Review):「這本書讓我們看見,中國用什麼方法讓十四億百姓接受了政府的思想審查。如今即使是那些在美國頂尖開明的大學留學的中國人,也沉浸於共產黨的虛假愛國主義之中,無法接受他們國家的歷史除了共產黨的官方說法之外,可能還有另一種真實。」

More books from History & Theory

Cover of the book Freedom and the Arts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Christian Privilege in U.S. Education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Angela Carter and Western Philosophy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A History of James Island Slave Descendants & Plantation Owners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Ferruccio Busoni and His Legacy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Holocaust History and the Readings of Ka-Tzetnik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Other Diplomacies, Other Ties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A Short History of Western Political Thought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Morgan le Fay, Shapeshifter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History Education i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Identity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Regieren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Eugene O'Neill's Creative Struggle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Essais sur Brecht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The Politics of Being by 林慕蓮
Cover of the book The Ulster Unionist Party by 林慕蓮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