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校園霸凌

若息事無法寧人,還可以做些什麼

Kids, My Family, My Feelings, My Friends, Social Issues
Cover of the book 長大後,最希望忘卻的記憶-校園霸凌 by 羅秋怡, 大塊文化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羅秋怡 ISBN: 3150000000144
Publisher: 大塊文化 Publication: April 1, 2013
Imprint: 大塊文化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羅秋怡
ISBN: 3150000000144
Publisher: 大塊文化
Publication: April 1, 2013
Imprint: 大塊文化
Language: Chinese

少年法庭雖然會給校園霸凌加害者自新的機會,但不表示可以輕鬆逍遙法外;並非未年滿18歲,想當然耳的可以推卸刑責,包括這些加害者的監護人也一樣!

■ 本書為面對校園霸凌的一帖良藥。
鄭邦鎮/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長
■ 霸凌發生在校園,源頭卻是在家庭!
陳韺/台北市教育局教師中心教師諮詢專家
■ 希望大家一起勇敢站出來,面對與化解霸凌現象。
劉珣瑛/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父母親怎麼發現孩子被霸凌的異狀?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有哪些?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會如何?
全書作者羅秋怡以真實案例改寫,校園中荒謬、暴力的霸凌遠超出想像,受虐者、施暴者、息事寧人的校方、求救無門的孩子、慌張失措的家長,該怎麼面對問題?孩自的人生才起步,要怎麼走出這如影隨形,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的傷害?
霸凌行為對霸凌者與受害者,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霸凌者成年後犯罪率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長期受霸凌者,成人後有高比率憂鬱、缺乏自信以及暴力衝突傾向。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世界的霸凌更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科技通訊的發達,現在的校園霸凌甚至可從學校生活延伸到下課後的私人時間,加害者可以用手機、網路等方式,24小時持續施暴。
最早在12歲之前發生的早期攻擊行為,家長坐視不管,或因忙於生計、或因父母婚姻破滅、家庭結構崩解;家庭成員有吸毒犯罪等前科;失當行為沒被當下處理,致使攻擊行為繼續惡化,隨之來到了青春期。當孩子失去家庭持續的滋養保護,很容易靠向不良同儕,成群結黨,壯大聲勢,衍生成系統性的社會犯罪問題;數據調查證實:霸凌小時候不處理,長大更糟糕。
大部分的人以為霸凌的加害者很強,其實他們心理有塊脆弱的區域,必須藉由欺負他人,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是強大的。兒童與青少年在發展階段,需要明確的行為因果連結,來瞭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後果,自己後來還得付出什麼代價。
發現孩子言行有異常的徵兆,父母請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再激動都請先冷靜與通報,包括報警或求助於少年警察隊。沈著下來面對,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少年法庭雖然會給校園霸凌加害者自新的機會,但不表示可以輕鬆逍遙法外;並非未年滿18歲,想當然耳的可以推卸刑責,包括這些加害者的監護人也一樣!

■ 本書為面對校園霸凌的一帖良藥。
鄭邦鎮/台南市政府教育局長
■ 霸凌發生在校園,源頭卻是在家庭!
陳韺/台北市教育局教師中心教師諮詢專家
■ 希望大家一起勇敢站出來,面對與化解霸凌現象。
劉珣瑛/馬偕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

父母親怎麼發現孩子被霸凌的異狀?被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有哪些?參與霸凌孩子的可疑行為徵兆會如何?
全書作者羅秋怡以真實案例改寫,校園中荒謬、暴力的霸凌遠超出想像,受虐者、施暴者、息事寧人的校方、求救無門的孩子、慌張失措的家長,該怎麼面對問題?孩自的人生才起步,要怎麼走出這如影隨形,一輩子都難以抹滅的傷害?
霸凌行為對霸凌者與受害者,都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霸凌者成年後犯罪率是一般人的4倍以上;長期受霸凌者,成人後有高比率憂鬱、缺乏自信以及暴力衝突傾向。在網路發達的今天,虛擬世界的霸凌更讓人心驚膽戰!隨著科技通訊的發達,現在的校園霸凌甚至可從學校生活延伸到下課後的私人時間,加害者可以用手機、網路等方式,24小時持續施暴。
最早在12歲之前發生的早期攻擊行為,家長坐視不管,或因忙於生計、或因父母婚姻破滅、家庭結構崩解;家庭成員有吸毒犯罪等前科;失當行為沒被當下處理,致使攻擊行為繼續惡化,隨之來到了青春期。當孩子失去家庭持續的滋養保護,很容易靠向不良同儕,成群結黨,壯大聲勢,衍生成系統性的社會犯罪問題;數據調查證實:霸凌小時候不處理,長大更糟糕。
大部分的人以為霸凌的加害者很強,其實他們心理有塊脆弱的區域,必須藉由欺負他人,才能讓自己看起來是強大的。兒童與青少年在發展階段,需要明確的行為因果連結,來瞭解自己的行為會造成哪些後果,自己後來還得付出什麼代價。
發現孩子言行有異常的徵兆,父母請注意自己追問的態度:當被霸凌事件發生時,不要把自己比孩子更無助的心情,加諸在孩子身上。再激動都請先冷靜與通報,包括報警或求助於少年警察隊。沈著下來面對,不難發現有許多協助的資源就在身邊。

More books from Social Issues

Cover of the book The Grave Keepers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The 11th Hour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ZooZical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Bon Voyage, Connie Pickles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Naveed: Through My Eyes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Brownie & Pearl Take a Dip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The Geek's Guide to Unrequited Love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A menina e o tambor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When We Were Alone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Social Networking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Immigration Nation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Louisiana's Way Home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The Moorchild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Sleezy the Fox and Douglas the Dragon Omnibus by 羅秋怡
Cover of the book Can You Say Catastrophe? by 羅秋怡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