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與大師:一九三○至一九六○,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

Nonfiction, History
Cover of the book 大學與大師:一九三○至一九六○,烽火中的大學如何奠基百年教育 by 岳南,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Author: 岳南 ISBN: 3039571376554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25, 2019
Imprint: 時報出版 Language: Chinese
Author: 岳南
ISBN: 3039571376554
Publisher: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January 25, 2019
Imprint: 時報出版
Language: Chinese

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歷時六年最新紀實作品,
遊走兩岸清華大學,從大學校史中,見證時代裡的風起雲湧。

●《未央歌》裡校風自由的西南聯合大學,存在僅九年,卻培育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並有吳大猷、陳寅恪、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朱自清、沈從文、聞一多、錢穆、錢鍾書等明星教授名單,西南聯大究竟有何魅力?
●國共分裂後,梅貽琦為何遠赴美國?又如何在臺灣荒涼土地上重建清華大學?
●被稱為「永遠的校長」梅貽琦,沉默寡言且不與政治人物合流,卻擁有高度聲望,原因為何?

一九一○年代以後,中國歷經北伐等戰禍,導致民生凋敝,國內也因政權尚未穩定,擁有話語權的校長大位,成為政界競奪角力,其中以清華大學爭議最大。在政局尚未穩固的情況之下,因對日抗戰、國民黨與共產黨惡鬥,學生愛國情緒高漲,學運、戰爭暴發。為避戰禍,各校陸續合併、遷校,在動盪時局下,大學教育岌岌可危。

幸好當時學人如梅貽琦、傅斯年、蔡元培、張伯苓等人的奔走,才讓高等教育得以輾轉延續。今日所倡議的美學、體育等教育概念,起於當時;而有關通才、通識教育,學術自由乃至教授治校等先進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皆影響後世甚鉅。那個年代,是最壞的年代,但當時的學人們,在最艱難的時代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他們的精神與貢獻,直到今日仍令後來者受用無窮。

下冊續述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後,由於中日戰爭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於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教學與生活資源極度匱乏下,梅貽琦總持校務,善用點滴資源敦聘名師,造就聯大值戰亂下仍作育英才無數的偉業與歷史。其後國共分裂,梅貽琦幾度奔走、守住清華賴以為生的庚子賠款基金,來臺「恢復」清華大學,並締造傲人學術地位。逝後梅貽琦葬於清華校園內,在隨身不離的大學帳冊中,條列明晰,他一生為校務奔走、廉節清儉,成就了「清華之清、聯大之大」,並深刻影響著後世一代代學人。

View on Amazon View on AbeBooks View on Kobo View on B.Depository View on eBay View on Walmart

暢銷書《南渡北歸》作者岳南歷時六年最新紀實作品,
遊走兩岸清華大學,從大學校史中,見證時代裡的風起雲湧。

●《未央歌》裡校風自由的西南聯合大學,存在僅九年,卻培育出楊振寧、李政道兩位諾貝爾獎得主,並有吳大猷、陳寅恪、梁思成、林徽因、金岳霖、朱自清、沈從文、聞一多、錢穆、錢鍾書等明星教授名單,西南聯大究竟有何魅力?
●國共分裂後,梅貽琦為何遠赴美國?又如何在臺灣荒涼土地上重建清華大學?
●被稱為「永遠的校長」梅貽琦,沉默寡言且不與政治人物合流,卻擁有高度聲望,原因為何?

一九一○年代以後,中國歷經北伐等戰禍,導致民生凋敝,國內也因政權尚未穩定,擁有話語權的校長大位,成為政界競奪角力,其中以清華大學爭議最大。在政局尚未穩固的情況之下,因對日抗戰、國民黨與共產黨惡鬥,學生愛國情緒高漲,學運、戰爭暴發。為避戰禍,各校陸續合併、遷校,在動盪時局下,大學教育岌岌可危。

幸好當時學人如梅貽琦、傅斯年、蔡元培、張伯苓等人的奔走,才讓高等教育得以輾轉延續。今日所倡議的美學、體育等教育概念,起於當時;而有關通才、通識教育,學術自由乃至教授治校等先進教育思想和辦學理念,皆影響後世甚鉅。那個年代,是最壞的年代,但當時的學人們,在最艱難的時代做了最正確的決定,他們的精神與貢獻,直到今日仍令後來者受用無窮。

下冊續述梅貽琦就任清華大學校長後,由於中日戰爭爆發,清華、北大、南開三校南遷,於昆明成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教學與生活資源極度匱乏下,梅貽琦總持校務,善用點滴資源敦聘名師,造就聯大值戰亂下仍作育英才無數的偉業與歷史。其後國共分裂,梅貽琦幾度奔走、守住清華賴以為生的庚子賠款基金,來臺「恢復」清華大學,並締造傲人學術地位。逝後梅貽琦葬於清華校園內,在隨身不離的大學帳冊中,條列明晰,他一生為校務奔走、廉節清儉,成就了「清華之清、聯大之大」,並深刻影響著後世一代代學人。

More books from History

Cover of the book Action Presidents #2: Abraham Lincoln!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Nur in Rheinsberg bin ich glücklich gewesen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Arkansas County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Music in the World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Leben unter dem Bombenhagel am Fallbeispiel Ruhrgebiet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GAA Abroad A Parish Far From Home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The Tangierman's Lament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Typography and Motion Graphics: The 'Reading-Image'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Ultramar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Abby Aldrich Rockefeller: The Woman in the Family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Crossing the Bay of Bengal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30-Second Leonardo Da Vinci: His 50 greatest ideas and inventions, each explained in half a minute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An Abraham Lincoln Tribute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In the Buffalo Country 1862, Illustrated by 岳南
Cover of the book The Magadan Massacres by 岳南
We use our own "cookies" and third party cookies to improve services and to see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By using this website, you agree to our Privacy Policy